第三轮中央巡视循问题而动
在上一轮巡视结束两个月后,新一轮巡视又开始上马。
这当中间隔的两个月,是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提出整改报告的时间。中央巡视组要对报告进行审核,并对整改事项不完整、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提出进一步整改要求。所以,从时间上来看,中央巡视组几乎是马不停蹄。
这是2014年的第三轮、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第五轮巡视。此前,自2003年中央组建巡视组以来,中央巡视的最高频率是一年两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巡视要)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的背景下,中央的巡视正在加快节奏。重点转向专项巡视
第五轮巡视有一个重大变化,即“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巡视”。
在11月18日的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王岐山对专项巡视有一个描述。他说:“专项巡视要害在‘专’。可以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与常规巡视不同,专项巡视要目标清晰,循着问题线索而去,聚焦问题、突出重点、挖深吃透,不求面面俱到。”“要机动灵活、方法多样、加快进度,一个月内完成任务。”
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巡视的背景,一是最复杂的对象已经巡视完毕。截至上一轮巡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巡视已经结束。接下来,无论是中央部委、事业单位还是央企,巡视对象的复杂性均较之前有所降低。
其次,是要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巡视“全覆盖”目标,就不得不加快进度。这里面有个隐性的时间限制,即在这一届纪委任期内完成。因为纪委只能决定其任期内之事。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曾经表示,中央巡视组共有280多个对象。要实现“全覆盖”,平均每年要巡视近60个。而十八大以来的进度是:前四轮共巡视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家中央单位、6家中央企业和2所部属高校,加起来共47个,但时间已过去了三分之一左右。若按照现有的进度,这一届纪委只能巡视约140个对象,只实现了“全覆盖”任务的一半。
而要在接下来的3年零3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巡视完剩余的230多个对象,就要保持每个月6个左右的速度。从数量上说,这相当于过去进度的3~4倍。2013年全年,中央巡视组共巡视了20个对象。
在“全覆盖”的目标下,中央巡视的生态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首先,若常规巡视时间不济,专项巡视将取而代之。专项巡视通常在一个月内完成,这比常规巡视节省了一半的时间。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张军说,根据被巡视对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复杂程度等,“还可进一步缩短时间。”在实现“全覆盖”的诉求下,巡视工作不得不节省时间。不拘泥于固定程序
在节省时间的逻辑下,巡视内容变得更“专”,同时还要实现程序简化。王岐山说,专项巡视是“循着问题线索而去”,“挖深吃透,不求面面俱到。
”
在前四轮巡视中,共对6个单位进行了专项巡视,分别是科技部、复旦大学、中粮集团、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和一汽集团。从巡视反馈的内容看,相对于常规巡视的单位,对这些单位的巡视内容相对简略,对问题的阐述比常规巡视对象具体,能看出一些“循问题线索而去”的痕迹。比如中粮集团“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等奢侈浪费问题突出”,国家体育总局“赛事审批和运动员裁判员选拔选派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等。
在程序方面,专项巡视更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不拘泥于复杂
第三轮中央巡视循问题而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