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32 卷(2012 年) 教育理论与实践 Vol. 32 2012
第期第页
36 45-47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P45-P47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探析*
■刘海霞
摘要:当前,大学生承担着来自学业与就业、生存与发展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许多心理因素影响着他们的
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对大学生予以关心,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促进他们
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2)36-0045-03
中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全新见。学习倦怠、学习障碍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学习成绩落
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的后,补考、留级、拿不到学位证书等成为他们心理压力
变更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了学习、生活、交往与就业等多的重要来源。此外,有些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偏低,他
方面、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心理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们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影响力较差,没有发展前
着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生在成长途,因而,上进心不足,缺乏学习热情。这种缺少学习兴
过程中产生了心理困惑,价值观失之偏颇。不少大学生趣、学习动力不足的学习生活,使不少大学生学习效能
缺少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上进心不下降,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抵触情绪,并由此感到迷
强,思想自由散漫,缺少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对这茫,甚至感到焦虑,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些问题的深刻认识需要我们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
的心理因素,探索改善大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的有效措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环
施,帮助大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境、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着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
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民主平等的教育态度有利于
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环境融洽是形成大学生
教师的教育态度、人格、价值观等对大学生的心理。
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父母对大学生循循善诱的教导
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对所教学科及其教
学的态度,时常会作为大学生的榜样呈现在大学生的以及与大学生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和谐的家庭氛
面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教师担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必
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准则的任务,并时常被大学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家庭
生看成是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因而,教师在这方面的经济状况也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等带来许多
问题
人格表现对大学生道德与情感的影响十分重要。。
学校因素
4.
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以及学习效能的低下影响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认识不
科学,且心理咨询工作欠缺等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
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大学生在高考录取中被调
剂到冷门专业,而在现行学籍体制下申请转专业的难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很多学校把大学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