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银行卡被盗刷时的责任归属.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银行卡被盗刷时的责任归属
摘要:银行卡作为一种集存款、消费、结算、信贷、理财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支付工具,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针对日益增多的银行卡盗刷案件,本文从归责和举证原则方面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并借鉴美国的持卡人责任限额制度,为我国银行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银行卡;盗刷;责任归属;持卡人责任限额
一、银行卡盗刷案件存在同案不同判现象原因分析
,导致同案不同判层不出穷
实践中,发卡机构为持卡人办理银行卡业务时往往会签订一份格式合同,发卡机构为持卡人提供存款、消费、结算、信贷等服务,承担银行卡本身和交易平台安全性的义务,持卡人承担保护密码和银行卡以及缴纳年费等义务。在最常见的伪卡盗刷案中,采取严格责任原则,法院往往认为,银行设备不能识别伪卡,违反安全义务,应承担主要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法院往往认为,银行识别不了伪卡,但持卡人没有保护好密码、银行卡也有过错,因此各打五十大板,共同承担损失。现实生活中,还有冒用真卡盗刷的现象,银行与持卡人均无过错,法院往往采取公平原则,由双方共同承担损失。至于分配比例,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判决结果也大不一样。
,进一步影响了同类案件判决结果的差异
银行卡类盗刷案件的举证比较困难,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往往在诉讼中居于不利地位,举证责任与案件胜负率和判决结果息息相关。《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从中可以看出,举证责任一般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盗刷案发生,盗刷案难以破获或者盗刷款项难以追回,持卡人起诉银行,需要承担自己没有违反保密义务,银行存在违约行为的举证,这对持卡人很不利。2001年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根据这一条,学界也有人认为,相对于银行等相对强势的金融机构,持卡人在举证方面能力有限,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举证方面有自身的诸多技术和资源优势。根据公平原则,对于银行卡盗刷类案件,法院应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银行来承担举证责任。这样,持卡人的胜诉概率就大大提高,银行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
二、美国的持卡人责任限额法律制度
1970年美国制定的《诚实借贷法》中,对银行卡未经授权使用的责任进行了规定:消费者不负担任何责任,但对在消费者通知发卡行前的银行卡被无权限使用而带来的损失来说,消费者要承担50美元的责任。这就是未经授权使用银行卡持卡人最高责任限额制度。在美国的持卡人责任限额原则中,持卡人应当负一定责任,但是要限定上限。理由在于,持卡人完全不负责任,会使得减弱持卡人对银行卡和密码的一般谨慎注意义务,使得发卡机构任何升级安全技术措施都面临失效的可能;持卡人责任不限额会加重持卡人用卡风险,不利于促进银行卡消费。
三、我国缺乏专门的侧重持卡人利益的银行卡法律制度
我国立法中涉及银行卡的条文大多散见于《合同法》、《刑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刑法》第196条,第264

银行卡被盗刷时的责任归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