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方法探讨
摘要:放松训练是青少年短跑运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训练内容。科学、合理的放松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动作完成的质量,还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收缩能力和收缩速度,使青少年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得到快速提高。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在分析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短跑训练效果,提高青少年管理训练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短跑;放松训练;重要性
惯性跑是一种既放松又不减速的放松训练方法。惯性跑训练时,应要求运动员肌肉尽量放松,并尽量去体会这种放松惯性跑的动作。采用惯性跑这种训练方法时,启动时可进行20~30米的加速度跑,以速度达到运动员的极限为准。然后进入放松惯性跑阶段,跑程可设置为10~20米。第二种方法是启动时进行加速跑,然后进入惯性跑,当惯性跑速度要下降时,再进行加速跑。其中加速跑的距离可在20~30米之间,惯性跑的距离可在10~20米之间。
放松大步跑就是放松大步抬腿向前跑,尽量要求运动员的髋关节前送,跑步频率要适中,且尽量使肢体舒展协调。采用放松大步跑放松训练时,可以50~60米为标准,进行有节奏的匀速跑。也可采用100~150米放松大步的中速跑。运动强度可尽量控制70~80%的中速跑,以最有利于掌握技术和发展肌肉放松能力为宜
借助跑是一种借助于外力,且相对轻快放松的一种放松训练方法。通常借助跑有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等。下坡跑训练时,在运动员跑步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最快之后,利用下坡的惯性作用来保持一段惯性跑,让运动员能够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
这种训练所采用的坡度不宜过大,避免运动员在脚着地前,出现踢腿的问题;进行顺风跑时,可借助风向前的推力,做出各种跑步的技术动作,让运动员能够体会到放松的感觉;牵引跑可采用牵引机辅助训练,牵引的强度就保持在80%之内,尽量根据不同段落的不同情况,对负荷强度进行调整,以此来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帮助运动员掌握放松技术。进行牵引跑训练时候要注意运动员的步长与步频,应尽量增大步长加大步幅。
变速跑就是采用各段落的超跑、行进间跑、变速跑、反复跑等方法。比如采用直线加速跑20米,然后弯道快跑30米,然后再接放松跑20米。也可采用弯道加速跑30米,接直道快跑20米,放松跑20米等训练方法。另外,还可在直道上进行段落跑,当到达终点后仍然进行一段距离的顺势放松跑,并自然的减慢速度。
心理放松是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心理放松可帮助运动员获得神经与肌肉的全面放松。因此,在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应注意强化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尽量保证运动员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帮助运动员始终保持适宜的、稳定的训练情绪,以此来达到运动员的心理及肌肉协调放松,进而发挥其最佳的运动能力。
运动员的放松离不开相关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如果运动员的短跑技术动作能力较高,那么运动员在放松肌肉时,就能够达到较大的效果。因此,要想使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不断提高,放松训练得到收效,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训练方法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