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静电场的教学总结与反思
葫芦岛二高中魏国
《静电场》这章的教学内容为整个电磁学的开篇,有许多基础的概念,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和以往的知识相比,这一章概念多、规律多、结论多,同时也很抽象,一些基本概念如电场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所以本章的学习是整个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们认为对于本章的教学教师应力求知识和方法并重,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重视“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和现代科技。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学习,对以后的物理概念的建立(如磁场、磁感应强度等)以及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会大有裨益。
现将我们的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一、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本章教学之前,我们将新旧教材的内容做了对比。
〔新〕第一章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原〕第十三章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电场强度
三、电场线
四、静电屏蔽
五、电势差电势
六、等势面
七、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八、电容器的电容
九、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十、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新老教材在知识内容上变动甚微。
其中和老教材最主要的差异是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的知识线索不同。通过深入的比较和
研究,我们认为新教材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了静电学中的知识链。从而体现了新教科书更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的理念。
新教材的知识链: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新教材所体现的知识线索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过程。也许从教师的角度已经习惯了过去教材的传授顺序,但从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角度上,我们还是采用了新教材的教学顺序。
二、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
本章应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其中最突出的科学方法即类比法。
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它通过联想,把异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对象)对比寻常
熟悉的事物(类比对象),然后依据两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类似或相似的性质,从已知对象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的一种性质。
而新教材知识线索的设计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类比。
重力场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可以引进重力势能概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静电场
电场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
也可以引进静电势能概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比较
相似
联想
①根据静电场与重力场的相似性,用因果类比推出静电场的一些性质,图示如下:
②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得出电势、电容的定义式
电场强度
试探电荷在场中某点受的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跟试探电荷无关
E=F/q
电势能
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跟试探电荷无关
φ=Ep /q
比较
相似
联想
③课本其它一些比较典型的类比:
等势面与等高线的类比;电容器和盛水容器,电容和盛水容器的截面积的类比;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电场后的偏转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类比。等
除类比之外,本章还渗透了比较、等效及情境对称、反证法等思维方法,也需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比较:就是找出被比对象的同一
静电场的教学总结和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