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千變萬化的天氣
3-1 大氣的組成與結構
一、大氣
,地球是一顆明亮的藍色星球,美麗而多變。藍色是因為它表面的四分之
三是覆蓋著藍色的海洋,明亮是因為它上面有許多雲層,這些特徵其實都和它有許多的水
和空氣有關。
%的氮,21%的氧,含量比例固定,稱為固定氣體;其他微量成分
如二氧化碳、水氣、臭氧等,含量比例不固定,稱為變動氣體。
:
(1) 是天氣變化的主角。
(2)水氣、二氧化碳和甲烷,能吸收地表的紅外線輻射,累積後將使大氣的溫度升高。
:
(1)維持生物生命:供應呼吸作用的,供應光合作用的。
(2)調節氣候: 調節氣候,維持地球溫度恆定。
(3)吸收宇宙射線: 可以吸收紫外線。
(4)保護地球免受外來物質撞擊。
二、大氣的分層
,這種氣溫的垂直分佈具有相當的規律性,所以通常就以氣溫
的變化分佈,做為大氣分層的依據。
高度
分層
溫度與高度的關係
性質
0~11km
對流層
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1. 主要存在此層中,空氣上下對流旺盛,因此天氣現象都發生在此層。
,溫度下降約℃。
11~50km
平流層
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大約距離地球表面
15 ~25 km處。
。
50~85km
中氣層
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
85km以上
增溫層
(熱氣層)
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
。
大氣層沒有明顯的邊界,但99%的大氣都集中在離地表約30公里以內的區域。
3-2 天氣變化
一、天氣現象
1. 是指一地在短時間內,大氣所發生的現象; 是指一地長時間平均的天氣
型態,或該地偶爾出現的特殊狀況。
,氣溫愈高,最大水氣含量愈。在固定的溫度下,
水氣含量到達最大時,稱為。
:
(1)繼續供應。
(2)降低。
:
(1)空氣中實際含有的水氣量,與相同溫度下可含最大水氣量的百分比,稱為相對溼度。
(2)相對溼度= ×100%
,因大氣壓力隨高度增加而,因此這團空氣體積會膨脹至與外界壓力相等為止,此時溫度會,這團空氣中的水氣就可以達到飽和。
,凝結成水滴或冰晶,在高空中形成,接近地面則為。
,當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氣達到飽和,凝結成水滴,附於物體表面
即稱為。若溫度降至0℃以下,露會結成冰晶成為。
,當它們的重量大到浮力無法平衡時,即降落至
地面,稱為降水,降水的方式包括降雨、降雪、降冰雹等。
二、氣壓與風
,是由於空氣的重量所造成,通常以( )為單位。
:
(1)定義:天氣圖中氣壓值相同的各地連接所畫出的曲線。
(2)空氣密度較大時產生的氣壓較大,空氣密度較低時產生的氣壓較小。
(3)高氣壓中心( ):等壓線為封閉曲線,其
多变的天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