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五代僧诗初探.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言研究;而覃召文先生的《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则是一部着意研究中国关于唐代诗僧的情况,新旧《唐书》、《宋高僧传》、《续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祖堂集》、《五灯会元》、《唐才子传》、《太平广记》等文献均有记载;《全唐诗》、《唐人选唐诗十种》、上世纪初出土的敦煌文献和今人陈尚君老师所编的《全唐诗补编》则较好地保存了唐五代的僧诗。对这一文学现象,尽管由唐至明代,如张为《诗人主客图》、尤袤《全唐诗话》、胡震亨《唐音癸签》等,都给予了关注并作了研究。然而,相对于唐五代诗僧和僧诗的大量涌现,其摄取和涉及的范围仍然是相当有限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学界在探讨佛教与唐代文学的关系时,多侧重于佛教对敦煌文学的影响,如陈寅恪先生《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探讨佛典译本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八十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对佛教与唐代一般文士和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尤其近几年来,“禅与文学”、“禅与诗”、“禅与文人”,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宏观的审视。如孙昌武先生的《唐代文学与佛教》,全书爬梳归纳了佛教对唐代文学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将佛教与唐代文学进行比照性诗僧整体发展历程的著作。二是在深入钻研佛典、佛教史的基础上,澄清唐代文学研究中,一些前人未能解决或含混不清或理解有误的个案问题,多是对文献的考据,如陈允吉先生的《王维与华严宗诗僧道光》、《王维与南北宗禅僧关系考略》等。三是从史的角度纵论一代诗歌与禅学的关系,如张海沙先生的《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四是对单个诗僧作个案研究,如周介民先生的《齐己生卒年考》;贾晋华先生的《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中《�庑思�与大历浙西诗人群》一文,对皎然与浙西诗人之间交游、联唱状况的梳理,材料颇为详实。此外,港台学者在此领域也有所涉猎。台湾政治大学彭雅铃的博士论文《唐代诗僧创作论研究》和中央大学黄秀琴的硕士论文《唐代诗禅相互影响论》,仅从论题上看,当为对创作或风格的专门探讨,惜无缘得见,难置可否。总体来说,目前对唐五代僧诗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禅与诗”的交互关系,以及对个别诗僧及其诗作的把握上,因而对唐五代诗僧的总体观照,仍有进一步开掘和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间。早在八十年代初,程裕祯先生就在《唐代的诗僧和僧诗》�晃闹刑岢觯骸笆��拇罅坑肯植⒉皇桥既坏摹薄ⅰ吧�ǖ乃枷肽谌莶⒉欢�是消极的”、“僧诗的艺术风格是值得注意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应给唐代诗僧程裕祯《唐代的诗僧和僧诗》,南京大学学报��年第���
内篇一、唐五代僧诗概况以一定的地位”。有唐一代,僧人与诗人之间交往频繁,形式多样。仅彼此间唱和赠答类的诗作,《全唐诗》中就有���余首。可以说,终唐之世以迄五代,僧侣作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所以,本文拟从唐代僧诗大量涌现这一文学现象入手,通过对唐代诗僧的社会处境、创作心态、与文人的交往,以及僧诗的主要内容、审美取向、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梳理出唐代僧诗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脉络,进而说明唐代僧诗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其在整个唐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僧诗的界定“僧诗”与“诗僧”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诗僧”一词先于“僧诗”出现,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唐僧皎然的《酬别襄阳诗僧少微》�度�剖ā�卷八一八�骸爸ば暮斡忻危�舅得喂槠怠N淖株迩乇荆��аС�恕@伎R律仙ǎ�柳向手中春。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僧诗”,顾名思义,应是指佛门释子创作的诗歌。反过来说,那些进行诗歌创作的佛门释子便是“诗僧”。然而,学界对“僧诗”和“诗僧”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始终没有~个明确的界定,对其出现及存在的时限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以唐代僧诗为例,胡震亨《唐音统签》收录了唐代僧人“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而清编《全唐诗》,却将其全部删去,显然认为它们不属于“僧诗”。相应的,二者对“诗僧”的界定,自然也不会相同。这一分歧一直延至今日。如陈尚君老师所编《全唐诗补编》,便将偈、颂、赞、铭等全部收录,且将那些仅有偈、颂、赞、铭等作品存世的僧侣也称为“诗僧”�绫揪唬��谑鄙�耍�现存的�鬃髌肪�P�锓鹄淼馁省�。而蒋寅老师《大历诗人研究》则认为:这类“作品只能说是演绎佛理的押韵散文,离诗尚远”�5忝髦挥心切┬闯鼍弑甘ǜ杼�征作品的僧侣,才能被称作“诗僧”;也只有他们的作品,才能称为真『�庖迳�的“僧诗”,笔者较为认同蒋寅老师的观点。因为,“僧诗”和“诗僧”中,既然都含有“诗”字,就应该具备“诗”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否则便名实不符,而且也会导致“僧诗”和“诗僧”内涵和外延的无限扩大。所以,本文研究的唐五代僧诗,不包括那些单纯弘扬佛法、阐述佛教教义的作品,也不包括那些来华定居的外籍僧人所作的诗;至于那些原本出家,后又还俗的僧侣,如:贾岛、周贺、诸葛珏等人,因难以一一考察

唐五代僧诗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332741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