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密级
UDC 编号
中国科学院
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与景观变化研究
指导教师: 程国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申请学位级别 理学硕士学科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方向)
论文提交日期 1999年12月10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00年1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答辩委员会主席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AREER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Presented by
Lu Ling
Accepted on the mendation of
Professor Cheng Guodong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AS
January, 2000
致谢
光阴似箭,转眼间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已接近尾声。在这三年中,我最感幸运的是遇着了一位令人敬慕的好导师,他就是程国栋院士。导师知识渊博,目光敏锐,因而能时刻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为我们指点前进的方向;导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正是他的严格要求才使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不断进步;特别是导师人格高尚,胸怀博大,几十年来扎根西北,将他宝贵的青春和杰出的才华奉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这些都将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人生境界。导师工作繁忙,但总不忘挤出时间来与学生们畅谈科学与理想,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他那充满信任与鼓励的目光,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永恒动力,因为这目光会令无所事事或滞步不前的人感到羞愧与汗颜。
本篇论文的完成,自始至终都倾注着导师大量的心血。论文的选题,提纲的拟订直到具体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导师多次对我说,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生态学研究在西北干旱区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将大有前途。导师的话将激励我在景观生态学与遥感领域更加勇于探索。
谨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特别感谢肖洪浪老师、龚家栋老师和安黎哲博士,他们不但慷慨地为我提供论文需要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还在具体工作中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热心帮助,我的论文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同时,我还要感谢徐中民、王根绪、郭晓寅等师兄,他们给我提供大量的参考文献,教我研究方法,使我深受启发,获益斐浅。
衷心感谢师母张幼芬女士,多年来她给予我在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同时,感谢教育处王正文老师三年来对我的研究生学业的关心和帮助,这些都是我能够按时完成各门学习课程并顺利毕业的重要保证。
最后,我还要衷心感谢我的每一位家人(包括我可爱的不满四岁的女儿李麓含之),感谢他们三年来对我的学业自始至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使我解除了许多后顾之忧,顺利完成了这篇毕业论文。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与景观变化研究
摘要
水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流域内经济需水,生态需水和有限的水量三者之间的相互矛盾,构成了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演变,也很好地反映在景观的变化上。黑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流域内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山区水源带、绿洲带和戈壁荒漠带既是自成体系的生态系统又互相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本论文选取黑河流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将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论文使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以黑河流域90年代后期1:50万土地利用图和黑河流域中游地区80年代前期1:50万土地类型图为基础,进行流域景观制图,划分出六个景观地带;利用FRAGSTATS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各景观地带的面积、拼块密度和大小、边缘、形状、最近距离、多样性、蔓延度和散布等景观结构指标。同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近20年间景观元素转移矩阵并编制拼块类型转换图。分析结果表明:
流域内景观分异强烈,不同的景观地带都具有独
硕士学位论文-黑河流域景观结构与景观变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