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西洪路(北大路-文献东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莆田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
评价单位:莆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时间:二○一○年二月
西洪路道路工程位于莆田市荔城区,分成A、B两段实施。A段道路起点北端接北大路,设计起点坐标为:X=, Y=,向南按照规划线位布设,终点接荔园路辅道,设计终点坐标坐标为:X=, Y=, A段道路全长480m。B段道路起点北端接东园路-荔园路互通立交南侧WS匝道(辅道),设计起点坐标为:X=, Y=,向南按照规划线位布设,终点接文献东路,设计终点坐标为:X=, Y=,B段道路全长762m。西洪路A、,道路控制红线宽20m,其中车行道宽度为12米,。。
一、项目概况和主要环境影响问题
1项目工程内容、规模
⑴工程性质与线路方案
西洪路道路工程位于莆田市荔城区,分成A、B两段实施。A段道路起点北端接北大路,终点接荔园路辅道, A段道路全长480m。B段道路起点北端接东园路-荔园路互通立交南侧WS匝道(辅道),终点接文献东路, B段道路全长762m。
⑵项目组成与规模
,作为城市次干道,同步建设污水管430m、雨水管1088m以及照明、交通等设施。项目投资:。
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基边坡、路面工程)、桥涵工程(涵洞)、给排水工程(给水管、污水管道、雨水管道)、道路附属设施(照明工程、公交站、交通设施)、绿化工程(绿化带、预留地绿化)、道路交叉(平面交叉、匝道)。
本工程土石方总量30548m3,其中大部分为填方,路面总面积约26082m2;沿线设有涵洞1处,中桥2座,同步建设交通工程、照明程等配套设施。
⑶预测交通量
采用弹性系数法,结合类比分析推算西洪路段的趋势交通量为:运营初期(2011年)为4816辆/日、中期(2017年)为7847辆/日、后期(2025年)为10724辆/日。
2主要环境影响问题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
(1) 路基建设的挖填方过程中,将会使部分泥砂散落入沟渠, 或通过水土流失影响附近水域水质。
(2)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对沟渠水环境的影响;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对周围水体的污染;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染。
(3) 施工机械(如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破路机、摊铺机、发电机等)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随意排放也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⑸施工期的扬尘对区域环境空气、居民和农作物的影响。
⑹路基填挖工程建设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裸露的地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进而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为:
(1) 公路运营后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不利影响。
(2) 排放的汽车尾气中CO、NO2对沿线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
(3) 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对附近河道的影响。
(4) 项目建设对社区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5) 景观美学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1区域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属二类区,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道路沿线地表水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含疗养院、敬老院)等敏感建筑物,其室外昼间按60dB、夜间按50dB执行,红线外35m范围内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标准,红线外35~200m非交通两侧范围内执行2类标准。
2环境质量现状
水环境:项目附近的延寿溪现状水质为Ⅴ~劣Ⅴ类水质,不符合其环境功能区划为Ⅴ类的要求,超标项目主要为氨氮。
环境空气:评价区域TSP、NO2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声学环境:在西洪路沿线按2类区评价所布设的2个测点中,昼夜声环境监测值都符合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在西洪路沿线按4a类评价所布设的5个测点中,~,全部达标;~,1个测点超标,超标率2
莆田市西洪路(北大路-文献东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