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直辖重庆战略决策的形成.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央直辖重庆战略决策的形成
摘要: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直辖市重庆的决议。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是西部地区、长江上游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重庆成为直辖市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提出论证到最终确立的复杂过程,梳理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直辖;重庆;决策
一、邓小平提出中央直辖重庆的构想
重庆成为直辖市,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回归”,因为历史上重庆曾两次直辖:国民政府时期,重庆为陪都,也是特别市(后改为行政院院辖市),同时也称为直辖市;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4年,重庆先为中央直辖市,后改为西南行政大区直辖市。20世纪60年代的重庆,虽然不再是中央直辖市,但仍然是四川省甚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城市。当时重庆人口有400多万,而成都还不到200万。四川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中国面积第四大省区,管辖23个地级行政区、221个县级行政区,是中国管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单位最多的一个省。
重庆作为四川省管辖下的最大城市,党中央对重庆的建设发展一直非常重视,“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期间给了重庆大量投入。为更好地发挥重庆这一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重庆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1984年,中央决定对重庆实行第三次计划单列,赋予重庆省级经济管理的权限并辟重庆为外贸口岸。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提出了把重庆从四川分出来、单独建省的设想。其他中央领导也多次指出,要研究四川太大、人口太多、不便发展、不便管理的问题,要研究发挥重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就开始论证建设三峡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关于三峡工程的讨论又进一步展开。长江三峡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必然涉及到西部地区的区划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又多次提到中央直辖重庆的问题,这也是为了便于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
1985年1月19日,小平同志在参加了广东大亚湾核电厂有关合同签字仪式后,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的李鹏同志,详细询问了三峡工程的情况。当李鹏说“正在考虑成立三峡行政区,用行政力量来支持三峡建设,做好移民工作”时,小平同志提出,“可以考虑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一个以成都为中心”。[1]小平同志具体提出了以重庆这个大城市带动三峡大库区移民及开发建设的战略构想,并多次对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讲,要考察和论证重庆的问题。
二、重庆直辖管辖权范围及行政体制的探讨
曾经的三峡省规划中并不包括重庆。1984年为了配合三峡工程,筹建三峡省提上了议事日程,按照规划,川鄂两省凡是有移民的地区都划归三峡省管辖。当时三峡大坝的设计为150米高,移民范围不涉及重庆地区。因此,三峡省省会暂定为宜昌市,重庆仍有四川管辖。1985年三峡工程面临众多争议,三峡省筹备组也于第二年撤销,三峡省的构想就此夭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东向西转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开始提出实施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进行三峡工程建设。而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位于

中央直辖重庆战略决策的形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fhrekp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