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抓髻娃娃
教学目标
显性
目标
应知
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应会
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抓髻娃娃。
隐性
目标
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发展和剪纸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
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剪纸作品、彩纸、剪刀、胶水。
学生
彩纸、铅笔、剪刀、胶水(预习书上的内容)
师生活动过程
教学旁批
一、情景导入:
l、播放动画片,观察它表现的内容和表现的手法。
2、介绍剪纸的基本特征及艺术价值。
3、导入课题:
二、探究学习
1、了解剪纸的由来:
课件出示一句古诗:“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仔细读这句诗歌,它给你传递的什么信息。
生答,教师小结。
2、了解剪纸的特点:
(2)阴剪、阳剪
出示阴剪和阳剪作品,学生分析不同点
师小结: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因此在画纹样时必须根据阴剪还是阳剪来设计纸的连断。
(2)寓意:鸡、鱼、蝙蝠、桃子及创作的各种形象,故事姜央射日、蝴蝶妈妈等。
(3)观察、理解剪纸的主要装饰纹样
生观察,师总结:剪纸大概有两种图样,一种是月牙纹,一种是锯齿纹。
2、认识、了解抓髻娃娃
(1)抓髻娃娃的基本特征:出示几个不同的抓髻娃娃,学生观察分析特征。
师小结:共同特点是: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皆外撇。
(2)体会抓髻娃娃的寓意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