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利用餐后劳动培养中班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引言
在独生子女政策施行三十余年后,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及家长的重视。
(大的社会背景)
在幼儿园,老师们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从自我服务入手,逐步过渡到能为集体服务,或者为社区进行简单的劳动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现状)
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从心底里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
问题的来源
(中班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整理器械箱、分发点心和碗筷、整理床铺等等。
午饭后的散步时间,我们也会请两三位小朋友留在教室里,帮着拎拎桶、挂挂毛巾什么的。孩子们总是积极响应。
(效果)
在与老师一起擦桌、抹凳,共同劳动的过程中,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能干,也乐于与老师轻松交流,真可谓一举两得。
(问题)
每次踊跃参与劳动的总是那些性格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平常愿意和老师交流的孩子。
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做事较慢或者平素就懒惰贪玩的孩子几乎从不举手。
我们的思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孩子的性格因素
老师的选择习惯
老师:担心孩子能力不足,所以邀请的都是一贯比较能干的孩子。
能力较弱的孩子:原本就自信心不足,又缺乏挑战和尝试的机会,自然而然地退身事外,渐渐失去了主动性。
调皮懒惰的孩子:只想着远离老师的视线嬉闹,自己的事情都是能不做就不做,能偷懒就偷懒,对劳动自然不会有兴趣。
有什么办法让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地投身到为集体服务的活动中,都能在劳动中获得锻炼和提高呢?
劳动最光荣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