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计量分析.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回顾,阐明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基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合2004年和2009年的相关数据,文章利用两期混合横截面数据分析的方式,建立模型,实证检验,总结得出结论:产业结构中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大小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效果,产业结构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需要有不同的调整,在探究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紧密结合相应时期的经济增长状况。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混合横截面数据
一、文献综述
当前,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方向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探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式就极其必要。
目前,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不论从定性还是定量的角度,都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张艺影(2008)认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而经济的增长通过对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以及进出口结构的作用以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刘伟等(2002)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的动力主要是第三产业,然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单纯依靠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 最终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朱慧明与韩玉启(2003)利用各地区1978年
—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测算了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根据1996—2000年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统计数据和计量模型,文章还得出了测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并指出扩大第三产业在国内总产出中的比重会导致经济的良性增长。
此外,陈华(2005)采用我国1978年至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应用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即协整检验,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发展关系,认为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次序逐步发展为二、三、一的结构将最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徐东林(2004)则采用chenery模型分析人均gdp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需求结构变化带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刘建平等(2006)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以广东1978年以来的数据为例,深入研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助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会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基本为大家所接受,而经济增长是否也会带来产业结构相应的变动则意见不一。另外,时间序列变量和数据较普遍的应用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学者们在实证检验过程中很少运用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横截面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年份结果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不同需求,指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经济增长现状为依据的观点。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