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60分(共30小题每题2分)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多维视野中考察概念范畴的大小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历史。下列对中国农耕经济中的概念范畴的大小,表述准确的是( )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 自耕农经济> 自然经济 = 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
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结论的是( )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4、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5、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6、读下表,表中内容表明这一时期( )
(注: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进口净值指进口总额减去出口总额的差值。)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 )
①轮船招商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京师大学堂④开平煤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①近代中衡②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③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历史】河南省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