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兴趣、授之以渔、实践活动三者要紧密结合,它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74-2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要摆脱束缚,老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分数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听讲——练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个性得不到张扬,以致我们培养了大批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却没有诺贝尔获奖者。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许多学生只注重死板地读书,力争在考试中获得一个高分,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许多学生高分低能。
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当然,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其中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担。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生成的途径
,自主学习能力生成的原动力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
在教授《兰亭集序》时,我以周杰伦《兰亭序》的歌曲导入,新颖、可感,继而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从而对其人、其书法、其文学都有一些认知和理解,在课堂中又插入央视《探索与发现——千年书圣2》的相关内容。于是学生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不由自主地交流起来。此时,学生的学习已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自我要求主动学习了,看到他们或讨论、或陶醉的朗读、或挥笔模仿王羲之的书法……此时教师无需多讲,把时间交给学生就是最好的教学。
如教扬子的《十八岁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