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生命保驾护航——《安全法规》讲座学习心得
2011-4-8 烯烃新闻
《安全法规》讲座视频以触目惊心的案例和详尽到位的剖析,为我们阐述了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大责任,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要时刻把安全绷在弦上,时时时刻刻不忘安全,为生命保驾护航。
讲座中指出,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贯彻安全法规制度的落实,还必须深入基层,进行严格的现场督察和指导。讲座中所例举的大量案例表明,很多发生事故的项目都是由于安全审查不合格、施工队伍资质不达标、原始设计存在安全缺陷、未按照方案施工等原因造成的,其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图省事省钱,而这样造成的事故结果是惨痛的。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源头把住安全质量关,方案要多方科学论证,施工资质要合格有效,监管要严格到位,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要全天候、全方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质量。
施工项目作业的直接人员是安全落实的主体,负责将工作安全、保质、如期的完工,科学调查表明,人的不全行为引起了90%以上的安全事故,作业人员的一举一动直接牵引着安全的链条。因此,对于每一位作业人员,必须将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学习好作业前的安全五分钟,标准程序作业卡,HSE风险评估,将操作、作业的对象、过程、后果搞清楚,要知道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其应急措施是什么。而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以上几点的人员不算多,大家都觉得干了这么久的专业工作,千篇一律,手到擒来,工作时很少甚至都不会多想一些,这样往往会给危险埋下了隐患。为了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我们必须积极用心的参加安全培训,杜绝三违,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殊不知,一旦由于自己的疏忽发生了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个人及家庭也会从此不幸。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着日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关键就要看我们平时的责任落实。让安全,为我们和我们的企业保驾护航。
确保安全是我们的本分——《安全法规讲座》心得体会
2011-4-8 烯烃新闻
“被塔吊砸伤的孩子的肉躯,最后都是用手给捧起来的。”这是在3月24日下午聆听《安全法规讲座》时,勾东升局长讲解安全法规中的一个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事故案例,给我们带来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事故的反思。
“企业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其中权威调查显示,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企业不安全因素的90%以上。”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想自己的企业好,敷衍塞责,不珍视生命。任何一起事故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关注安全,自觉接受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折不扣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到事事有计划,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查,事事有落实,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甚至是走向死亡。同时不能存有任何饶幸心理,避免造成任何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我们没有理由不会干自己岗位的活,玩忽职守,让企业遭受损失。“安全就是效益”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有企业安全了,效益好了,我们才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才能生活得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为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当前正在大规模开展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清除不安全的因素和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筑起安全大堤。同时安全管理工作,要按章办事、奖惩分明,通过严格考核,触痛违章违纪者的那根神经,使之永远牢记自己的“伤疤”,避免重蹈覆辙,达到警醒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
我们必须恪守职责,确保安全。绷紧安全生产的弦,敲响安全生产的钟,切实树立“责任在我”的责任意识,将“怕、学、服、想、用”五字安全方针牢记心中,树立怕的心理,学习事故教训,服从、服务于企业和职工,慎重思考,注重经验总结与创新提高,以预防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的工作态度确保安全到位。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法规》讲座学习心得
2011-4-7 烯烃新闻
3月22日,我观看了《安全法规》讲座录像,感受颇多。主讲人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法规讲解、韩峰厂长最后结合实际的指导性发言,都使我对安全管理、安全法规、安全责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这次培训,不仅是一场生动的安全法规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安全警示教育。主要体会如下:
一、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安全管理,意识为先”。从案例中事故发生的个体因素分析来看,体现的是当事者和管理者安全行为和管理行为的失范,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安全意识的淡薄
安全学校教育体会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