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索的热点。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教学内容不适合,难易编排不当
合作学习强调课堂学习中的主流是合作。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从而使得一些没有思维容量,过于简单,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相反,活动内容较难,也会导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的学生无所事事,在一旁观望,成绩好的学生也乘机用母语交流。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学生对这种单一教学方式逐渐感到厌倦。
对策: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按难易编排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各个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开展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而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设计教学内容要着眼学生实际,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坚持阶梯性原则,活动内容难度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考虑,把握好活动内容的尺度,留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做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
问题二: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均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确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但是往往容易走向极端——优等生是权威。在小组里优等生说了算,中等生或学困生依赖严重,对优等生言听计从。优等生在小组中往往扮演了一种下达任务或帮助的角色。在小组活动中,学困生大多受优等生的操纵,都是按照优等生的要求去做,可以不通过独立思考就可能直接从优等生处获得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优等生动手次数多,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很多,这样优等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学困生可能还停留在人云亦云、似懂非懂的状态中,情况比教师讲授还要糟糕。
对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是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应让学生认识到,在同一个小组内,他们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成功,每个人不只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的小组的其他同学学习负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听不进他人意见,甚至轻视他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认识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应当取长补短,互相合作,要教育他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尊重合作伙伴,要教育他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同学的存在,关注全组的利益,交流要有序进行,尽量顾及到组内每一个成员。而对于那些学偏低,缺乏合作勇气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引导,让他们认识自我,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对待合作学习,才会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另外,给他们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如赞许的目光、体态语等,以各种方式给他们一种
浅议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