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公司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祖国永远是我的牵挂
“走进异国,才知道对家乡如此的眷恋,远离故土才知道祖国母亲的温暖”这是我初次远行的感觉,更是我们中煤装备海外公司远在海外长期服务于俄罗斯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对祖国、对亲人、对家乡真切的思念。
我有幸和翻译小王接受了赴俄罗斯奥里热拉斯基煤矿急送配件的任务,当时的心情难以平静。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第一次走出国门。作为一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前苏联对我的影响真是太深了。不论是伟人列宁还是斯大林,不论是名著《静静的顿河》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论是电影《弧形的战线》、《保卫察里津》还是歌曲《喀秋莎》、《山楂树》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说句心里话,我非常欣赏和向往这个美丽的国家,她不仅仅是我们的友好邻邦,更是我们友好相处的合作伙伴。
XX年是俄罗斯中国年。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九月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沿途的风光令人陶醉。当我们赶到俄矿区驻外服务人员驻地时,看到了久别的同事,熟悉的面孔,六天的旅途却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动。眼圈湿润了——是在异国相见的喜悦,还是长期分离的期盼,我感觉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有一点我非常清楚,他们代表着祖国,在这里承载着出口俄煤矿工程设备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经受着风险,面对着挑战和考验;他们确保着中国首套成套放顶煤设备及工艺在俄罗斯煤矿成功使用并取得了创新、突破和超越。他们在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中国煤炭人在海外的光荣职责。
那天晚上我们都醉了,无论是五十多岁的老李,还是二十出头的“小石头”,醉得是那样的惬意,醉得是那样的梦幻。在这里没有什么比见到久别的同事更亲切,没有什么比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信息更香甜。可以说在这里每时每刻都会体验到“他乡遇故知”的经典再现。那一天我们聊到很晚,谈到了服务人员在俄罗斯矿区工作的日日夜夜。有一次俄方在操作设备时出现了失误,在井下放煤时把刮板输送机压住了,俗称“压死了”设备无法运转,被迫停产。在这关键时刻,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二话没说便亲自动手挥锹铲煤,此举感动了俄方矿工,他们连忙一同进行抢修,很快就排除了故障,保证了出煤运输的畅通。俄方认为我们的技术人员只须指点不必动手,但我们认为,同在一个井下就是一个整体,都是好兄弟,只有相互间合作了解、增进交流,才能达到共识、取得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场服务的翻译有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第一次到煤矿第一次下井就来到了俄罗斯。他们边干边学边实践。一次井下支撑煤层的单体支柱意外倾倒,从我们的翻译肩膀旁突然滑过,如同一股风把地面砸了一个坑,真是太危险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三班倒坚持继续下井。我方的敬业精神令俄矿工敬佩,从此俄方格外关照,不仅在技术上交流通畅,在安全上更是严格指点把关,相互之间成了好朋友。在矿区,每当遇到俄方工作人员调配紧张时,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会亲自动手积极配合工作。尤其是半夜里来电话,随叫随到矿区下井,排忧解难,保证了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每当谈到在俄工作时的感受,我们的服务人员更多的还是提到祖国、亲人、同事的近况,尤其提到XX的奥运工程和地铁网线的建设,家门前的路是否已开通?思乡之情在这里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
我们的驻地位于梅日杜列琴斯克,主要以煤炭产业为主,距新西伯利亚五百多公里。道路干净整洁,花卉布满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鸽子时而在你的脚下,时而成群结队的从你的
装备公司建国60周年献礼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