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星星,照亮孩子成功之路
现象描述
苗苗天真可爱,是个友善的小女孩。一天,苗苗奶奶找到老师,请求老师给苗苗一颗五角星。原来,在前天的手工制作活动中,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得到了五角星,而苗苗因为动手能力较弱,没有按时完成作品而未得到五角星。离园时分,苗苗看看“星星榜”上只有稀少的几颗星星,闷闷不乐地回家了。一整个晚上,苗苗情绪都很低落,连睡觉做梦时还在喊着“我要五角星”。奶奶看了很心疼,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现象分析
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先天素质、周围环境、生活条件以及所受的教育有所不同,决定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知识技能等都有所不同。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有像苗苗这样的孩子,她们不像能力强的孩子那样爱动脑筋,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也不像总“闯祸”的孩子,时时引起老师注意。她们或是性格内向,或是能力平平,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在班级的“星星榜”上,能力强的孩子拥有许多星星,“闯祸”的孩子因为老师的关注也能得到星星,而像苗苗这样,表现既不突出又不引人注目,她们的星星屈指可数。苗苗是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奖励却又得不到,而是最正是像苗苗的这样一群孩子时最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鼓励的。
奖励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于孩子具有积极意义。孩子借助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因此奖励是幼儿园教师常用的策略。教师的奖励在面对集体时应当是公平公正的,如果奖励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使奖励失去权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奖励策略都是横向的,导致能力强的孩子奖励越来越多,能力一般的孩子奖励缓慢递增,无形中拉大了孩子之间的差距,让能力强的孩子拥有优越感,能力弱的孩子产生挫败感。而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所有孩子的发展,这也是教师在实施奖励策略时矛盾的地方。
家长要求教师给孩子五角星,这是很多教师都遇到过的情况。在与许多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后发现,许多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得到奖励,回到家后情绪会很低落,影响食欲、睡眠。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奖励,会“不思进取”,对五角星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严重的会产生自卑心理。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当他看到孩子这些不如意的现象,在家庭里又没有办法帮助孩子解决时,只能求助于教师。由于科学教育观念的缺乏,导致家长直接向教师索要,多给孩子一些奖励,满足孩子的愿望,而不知道要来的奖励对孩子的发展是没有积极意义的,只能让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应对措施——家园一体奖励策略
奖励策略是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莫源秋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调查研究的半年时间里,%,%,%的幼儿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得到过教师的奖励。这组数据让我们看到教师在进行横向评价时,遗漏了对多少孩子的关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向,尽量减少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差异,促进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的奖励策略要以纵向评价为主,扩大受奖励孩子的范围,照顾到更多孩子的感受,特别是能力一般的孩子,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能够有得到奖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起到奖励的作用,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能
闪亮星星_照亮孩子成功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