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练习贯通知识发展学生
【摘要】练习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巩固知识的方式,合理的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大量单一、重复的练习反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的题海战术已不是目前新教学理念所提倡的,目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设计练习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要引发学生在练习中参与训练的过程,使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全面思索的过程,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怎样才能让枯燥的练习课有趣,怎样调动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呢?
【关键词】精设;巧设;对比;典型;发展
练习是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巩固知识的方式,合理的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大量单一、重复的练习反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的题海战术已不是目前新教学理念所提倡的,目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设计练习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要引发学生在练习中参与训练的过程,使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全面思索的过程,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精设练习,过渡新知
练习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练习中要达到自学、主动地去理解新知,设计这种形式的练习往往使教学过渡自然,学生学的轻松、水到渠成的进入新知的探索。例:苏版第7册第36页的例5,先通过课前的3个小复习题,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第1、2两题是知道小明、小芳各行的时间和速度,分别求出路程是多少,要根据路程=速度
×时间的关系来求(为例5的第一种解法作铺垫)第3题是已知两个人每分钟各行的米数,求两人每分钟共行的米数,也可以叫两人的速度和(速度和为例5的第二种解法作了准备)算出各题后,再出示例5,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借助线段图让学生明确:“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就是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再结合图示让学生弄清两人经过4分钟相遇,弄清“相遇”并使学生看到小明和小芳在相遇时两人走过的路程之和,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从而明确要求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只要求出两人4分钟所走的路程之和就可以了。然后学生列出第一种解法,接着让学生观察线段图,用第二种方法解答,这就利用复习第3题中的“速度和”,也就是两人每分一共走的米数乘相遇的时间,得到的也是两人4分钟后两家相距的米数。学生在复习到新授的过程中全面的参与获得了新的信息,很好的体现了练习与新知的渗透,使新旧知识过程渡自然、学的愉快。
二、变式练习,激发学生
单一的练习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变式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了“相遇应用题”之后,练习中可安排以下易产生错觉的题目:小李和小王同时从学校走向体育馆,小李每分钟走50米,小王每分走75米,8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算式有:
①50×8+75×8;②50×8+75;③50×8-75;④(75-50)×8看到这4个答案时,许多学生都直接选了①,再经过学生的讨论发现本题的条件中“相距”不是两个人走的路程之和,应是两人走的路程之差,弄清条件后再选出正确答案应是④,在这个过程中既强化了所学的新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对比练习归纳探索
对比性的练习往往是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的,通过此类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例:在分数应用题教学时,可设计以下题组进行对比:
,第一天烧去2/5,还剩
巧设练习__贯通知识__发展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