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六年的中俄关系
标志着两国关系日趋密切的一个重要实例是,两国贸易额近年直线上升,201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830亿美元,比2000年的80亿美元增长了9倍以上
按照2008年俄罗斯宪法修正案,俄总统任期从4年延长至6年,这意味着,去年重新掌舵俄罗斯的普京,其总统任期将持续到2018年。未来6年普京的坚定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世界强国的地位。那么未来6年的中俄关系,会处于怎样的战略坐标?
去年年初,普京就发表了数篇类似总统竞选宣言的文章,其核心观点就是要千方百计恢复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第一流强国的地位。实现这一目标,只有两个方面的途径可供选择:一是下大气力开发经济潜力极为强大、但开发力度依然欠缺的远东;二是以远东为着力点,把自身融入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亚太地区。而在此两方面,中国都是俄罗斯首屈一指的合作伙伴。
中国是开发远东所需资金和劳动力的主要提供者
远东地广人稀,%,%,%;而且,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人口流失的问题十分严重,比人口最多时的1000万人减少了三分之一。苏联时期建设的多个中小型工业城市,由于人口锐减,也不得不废弃。
远东蕴藏着俄全国95%的锡和锑、80%的金刚石、60%的汞、24%的钨、10%的铁,还有200亿吨煤炭、100亿吨石油和2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在俄罗斯西部、中部已高度开发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潜能显然将集中在远东地区。
与此同时,作为俄罗斯传统的主要贸易伙伴――欧洲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后,元气大伤,与俄罗斯的贸易额急剧下降,而且短期内难以恢复。因而,俄国各界的目光纷纷转向远东。
然而,俄罗斯开发远东存在两大难题:一是财力紧缺,二是劳动力不足。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俄罗斯开发远东离不开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亚太近邻的经济合作。
很明显,从地理位置、人力资源、投资需求、贸易结构等方面来考量,决定了俄罗斯开发远东不会排斥中国的参与,而且还可以是经济合作的重点国家。
增强彼此在国际经济合作全局中的地位
从全球格局而言,中俄双边合作可以增强彼此在国际经济合作全局中的地位。
从俄罗斯方面看,当前主要的双边、多边合作并不理想。比如,俄罗斯多年来大力扶持的独联体聚合力不强,尽管出台了数百个合作条约、协定,但并无很强的约束力。不少独联体成员国又组成了把俄罗斯排除在外的古阿姆联盟(成员包括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2008年俄格开战后,格鲁吉亚更于2009年公开宣布退出独联体。而且,俄罗斯曾十分看重的俄白统一经济空间进展缓慢,歧见颇多,因为油价问题几次翻脸。
从中国方面看,也有实现重大项目的长期合作的需求。
在此局面下,如果中俄经济合作取得大幅度进展,无疑使双方在经济合作圈内的话语权、决策权都会大大增强。
两国关系总体上呈不断升级,日渐密切之势
从近二十年历史看,中俄关系是中国与各个大国中最稳定、内容最丰富的国家关系。
作为两国关系稳步发展的基础是,2005年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307∶80∶2票批准俄中边界东段补充协定。至此,中俄之间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两国边界问题全部解决。
标志着两国关系日趋密切的一个重要实例是,两国贸易额近年直线上升,2011年中俄贸易额
未来六年的中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