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说明书填写规范
一、岗位基本信息
1、岗位名称
严格按照《组织管理办法》的规定,填写岗位名称。
2、岗位定员
填写岗位编制,即本岗位编制为多少人。
3、拟定人签名、上级主管审批、评审代表签字
拟定人签名要签上岗位说明书撰写人的姓名。上级主管审批是由岗位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岗位说明书进行审核并与员工逐条确认、审批通过后进行签字。评审代表签字由评审代表对岗位说明书进行终审之后,签字确认。
上级主管的责任是对岗位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岗位基本信息、工作的环境与条件、工作设备填写是否正确;岗位工作关系是否清晰;岗位设置目的是否明确;岗位职责的划分是否合理,确保部门职责由上而下分解到各个岗位上去,不存在职责空白,岗位之间没有交叉重叠;任职标准是否合理;关键绩效指标设置是否能够反映本岗位的工作绩效。
评审代表的责任是对岗位说明书的完整度、填写格式、填写规范以及语言的规范性进行终审。
二、岗位设置目的
4、岗位设置目的
岗位设置目的要体现出岗位存在的意义,体现本岗位对部门目标的实现,对公司目标的实现做出的贡献。
句式结构为:依据+动词+内容+目的。依据应写明岗位履行职责的依据;动词与内容应简要概述岗位开展的工作,履行的职责;目的应写明本岗位履行以上责任,开展以上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主要工作关系
5、主要工作关系图
直接上级填写本岗位的直接上级岗位名称,即岗位结构图中位于本岗位上一级的岗位名称;直接下级填写本岗位的直接下级岗位名称,即岗位结构图中位于本岗位下一级的岗位名称,岗位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部门内部相关岗位应填写在本岗位所在的部门内部,与本岗位发生工作关系的相关岗位名称,直接填写岗位名称,岗位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及岗位应填写与本岗位发生工作关系的其他部门的岗位名称,格式为部门+岗位名称,不同岗位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公司外部相关单位应填写与本岗位发生工作关系的主要外部相关单位与岗位名称,格式为外部单位+(部门)+岗位名称,不同岗位名称之间用分号隔开。
四、工作职责及权限
6、工作职责
填写本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并且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句式结构为:(依据)+谓语+宾语+目的。依据应写明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哪些制度规范以及信息等,谓语即开展职责的动作,应使用规范化的动词,尽量避免采用模糊化的动词如“负责”、“管理”等,以明确权责,避免歧义;宾语应写明动作的具体内容;目的应写明开展此项工作职责的意义所在,需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岗位职责来源于部门职责的分解,应当首先明确部门职责,并分析要履行部门职责,完成部门的目标,各个岗位需要承担哪些职责,从而确定岗位职责。
7、衡量标准
即判断此项工作职责履行的依据是什么。
8、工作权限
工作权限分为决策、执行、参与、协助,根据本岗位在此项工作职责中的参与程度与负责程度来填写。
9、花费时间
填写此项工作花费的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五、任职资格
10、身体素质
健康状况,格式为:具备优秀/良好/一般的健康状况;
重大病史,格式为:不能接受任何过往重大病史/不能接受下列病史:……,后者需要具体列出不能接受的病史种类;
工作压力,格式为:需要/不需要在高压力状态下工作。
11、教育背景
格式为:最低需具备硕士
岗位职责说明书填写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