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的培养
摘要美术活动是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儿童来说,绘画既是一种游戏方式,又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种再创造。每一个儿童都有他们各自的特性,教师能够引导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促进他们艺术个性的发展,让孩子们在画纸上任意发挥,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完美地展现出来,并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流教育,大街小巷的各种美术培训中心,美术画室也越来越多,家长们开始重视儿童自身的艺术修养,送他们去各种美术培训类的辅导班学习绘画。从一方面来看,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并逐渐地被人们和社会所重视,这说明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也说明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和美术对儿童智力开发占有的重要比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体现出了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和误区,具体体现在对儿童创造性的培养方面。为了让家长看的儿童的学习效果而强制性的让儿童画大人们想看到的所谓“画得像”作品,忽略儿童自身创造美的能力。
1从“美术”的含义看创造美的重要性
美术是艺术中的一种,它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
关于对“美”的诠释,从古到今,从书本到生活,数不胜数。而大多数的人认为,美即是生活,世界万物都是美,美并不缺少,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我们教师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儿童学会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发现美,把这种美与我们对它的认识,对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最后释放出来,由于自身的感悟及欣赏能力的差异,再加上每个儿童都有其特有的观察方式,所以他们的作品就表现出来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儿童对美的创造过程。
而对“术”的解释就简单得多了,它在字典里被译为技艺与方法,就是绘画中通常所说的绘画技法。
把“美”放在前面,“术”放在后面,意思是以美为主,以术为辅,让儿童用教师教的方法和技艺去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术的主要目的。
2培养儿童创造力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
其实在进行美术活动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经过美术专业培训的儿童,画面构图饱满合理,线条也比没有经过培训的儿童要流畅,对色彩的运用也合理到位,比如树干用咖啡色的,树叶用绿色的,苹果用红色的。但他们的画面效果过于程式化,尤其是同一个美术培训机构出来的儿童,连画风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过于重“术”不重“美”的后果,严重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会使他们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阻碍了儿童未来的发展。一些教师把自己的审美视角和对美的表达方式强加给儿童,把所有儿童的绘画作品都套入同一个模式,而这些有着奇思妙想的儿童被成人模式化的东西束缚了手脚后,失去了自我个性,没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在其画面中看不到生动有趣的一面,只会生搬硬套重复画着程式化的事物。
而没有经过培训的儿童,可能在绘画技法上略逊一筹,但是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别具一格,画面构图生动而不死板。这说明儿童对构图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往往不需要成人的旨意,任其直觉就能画出饱满合理又不失生动的构图。所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用奇异的视角去看世界,能看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性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