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韶关市武江区黄田坝小学祝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中认识时间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第七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在学生认识钟表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教材编排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明白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知道1时=60分。为今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编排有两个显著特点:
1、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用直观的图画来呈现知识。
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具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制订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时、分的含义,会读、写几时几分;逐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结合认识时间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确定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五、教具、学具:闹钟、多媒体课件、钟面图
六、教学过程
教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感知,诱发动机。
1、猜一猜:
上课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课件逐步演示:钟面)
数学是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总结。它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游戏和课件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2、观察主题图,揭示课题:
钟面上有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认识的钟面,我们以前认识了哪些时间?(出示整时、半时钟面图)是不是所有的时间都是整时、半时呢,你们看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个钟面上的分针是不是指着12,指着6呢,而是指着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时间。(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既巩固了以前所学习的时间知识,又巧妙的揭示今天要学的时间知识。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二)自主探究,体验成功。
活动一:认识钟面
活动二:认识几时几分
活动三:认识时、分关系
这个环节内容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有梯度的三个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钟面
(1)、认识大格、小格。
认识这些时间之前,我们再了解钟面的一些知识,现在钟面发生什么变化?(课件演示:5个小格,1个大格)
(2)、数大格、小格。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从而进一步完善所学的钟面知识,使学生思维进入新课所要解决问题的发展区,为后继教学埋下伏笔。
活动二:认识几时几分
(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分。
观察,明确: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课件演示:1分钟)分针从数字12开始,走到数字1就表示几分钟,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表示几分钟?(课件演示:5分钟)
思考、汇报:分针指着2表示几分?你是怎么想的?
合作、填表:拿出钟面图把分针经过每个数字时的时间填出来。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在看、数、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