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高度分类
<24m
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24m≤X<100m
高层办公建筑
≥100m
超高层办公建筑
一、总则
二、建筑设计
1、办公建筑组成部分
办公用房
公共用房
服务用房等
普通办公室
专用办公室
会议室
接待室
陈列室
厕所、开水间等
一般性服务用房
技术性服务用房
2、一般规定
(1)、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
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
创造条件。
(2)、电梯: a、≥6层,应设电梯。
b、≥75m,应分区或分层使用。(如:莲坂国贸大厦等)
门: 宽≥
高≥
室内净高: 办公净高≥ ( )
走道净高≥
贮藏间净高≥
采光:a、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
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 。
b、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
注:,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
;
门厅、隔声……
走到: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下表:
走道长度(m)
走道净宽(m)
单面布房
双面布房
≤40
>40
注:1、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2、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二级踏步时, 不得
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办公用房
普通办公室
专用办公室
宜设计成单间式和大空间式
亦可设计成单元式或公寓式。
宜设计成单间式和大空间式
亦可设计成单元式或公寓式。
应避免西晒和眩光
设计绘图室
研究工作室等
每人使用面积
不应小于5㎡
每人使用面积
不应小于4㎡
另:1、办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
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
2、机要部门办公室应相对集中,
与其它部门宜适当分隔。
公共用房
会议室
接待室
陈列室
厕所
开水间
大会议室
中会议室
小会议室
1、a、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
宜为30㎡左右,中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60㎡左
右;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
㎡,㎡。 b、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
使用面积。会议厅所在层数和安全出口的设置等
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2、专用接待室应靠近使用部门,行政办公建筑的群
众来访接待室宜靠近主要出入口。
3、a、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 b、厕所应设前室,前室内宜设置洗手盆。 C、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
然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d、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
器一具(
算);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洗手盆每
40人设一具。
(二)、台阶、坡道和栏杆
a、台阶
1 、,,并不宜
,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
时,应按坡道设置; 2 、,应有防护设施。
b、坡道
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
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C、栏杆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
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临空高度在24m及
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
,,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