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动员大会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动《纲要》在我市的实施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迷信为耻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素质,为我市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要深刻认识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科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社会化、经常化、群众化的工作局面逐步形成,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明显提升。但在科普工作中存在投入不足、资源分散、协调整合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公民参与科技教育普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学素质纲要》由国务院于2006年2月6日正式发布实施,是继《全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的又一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加强公民科普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广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关键。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将满足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置于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公共服务,使全体公民共享科学技术成果的恩惠。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切实把纲要的实施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要明确《纲要》实施的目标和方针。《科学素质纲要》提出,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发达。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发达。实现这个目标,要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尽职尽责地组织实施;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和谐,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公平普惠,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大力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
要坚持以“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素质纲要》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四个重点人群,以实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动员大会发言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