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工笔画的现代意识形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工笔画的现代意识形成
一、绪论
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的中国工笔画,是民族绘画史上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它经历过顶峰,也落到低谷。在新世纪之初的今天,在中西文化并存、各种艺术思潮纷呈的时代,中国工笔画能够吸取各种思想转换成自己的特色,昭显出新的生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工笔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统领中国画坛。他们把传统作为工笔画发展的根基,把姊妹文化和外来文化作为发展的有益补充。把中国水墨的没骨法、写意法等,融入西方现代艺术的理念和绘画语言,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创造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工笔画。
二、工笔画的演变
工笔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样式类别,其实是随着古典绘画各画体所呈现出的“写意化”的发展而慢慢区分和明确起来的。工笔画可以往前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两千多年的绘画历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朝代更迭所带来的美学意识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当局政治需求的差异,工笔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落。传统中国工笔画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在历练数千年形成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呈现出中国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未来。
从有史可寻、有物可鉴的画史遗迹中,传统工笔画发展的轨迹可总结为:史前至秦汉的萌芽、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至两宋的鼎盛、元明清的回落。工笔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高峰鼎盛期和起落的踪迹。直到当代,工笔画仍以她独特的风姿和特有的时代意识张扬出其不竭的活力。
三、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
中国工笔画走入近现代,便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程。近现代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吸收西方的观念和技法,接受西方严格的素描造型、色彩构成等方面的训练,进而不断地在思路、题材、技法、工具、再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工笔画从而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愈发兴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笔画走过艰难的所谓“复兴”之路。即使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疑置否的是,当代工笔画仍处于一个需要与时代精神高度结合、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的阶段。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青年,跨出国门,前往寻求中国工笔画发展的道路,他们将“重写生、重写实”的造型原则纳入中国画的尝试,改变了清末工笔画特别是人物画的颓势。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出现不断的创新,使工笔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生存于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当代工笔画,表现形式和技法语言更成熟、完善,“以古开今,中西融合”成为了发展的一种主要的趋势。
四、当代工笔画的“现代”意识
在当代,一个绘画的创作领域或是流派体现着当下的意识形态。由于社会新的审美意识和人们对艺术的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化,这就决定了画家们在创作意识、绘画题材、表现手段、技法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的时代特征,即我认为的
“现代”意识。当代画家对前人的继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有着特定时代意识的画作,并表达出画家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
当代画家除了描绘当今社会生活外,还不同程度地描绘传统题材。一般而言,此类画家都对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较深的研究,并致力于对传统工笔画技法的继承创新,他们的作品虽然展现的是古代的传统题材,但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已超越古代,赋予新朝代的意蕴,特别是对古代仕女画的工笔描绘,虽沿袭了传统人物的造型,但在神韵方面,则赋予健康、积极的现代女性风情,具有非常鲜明的现代色彩。如赵国经、王美芳在《闲情》等

论工笔画的现代意识形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