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质米品种选择,抓好水稻两早、两稀、两浅高产栽培技术,精细整地,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039-01
2012年是建设农村经济、创强市关键的一年,为实现双辽市粮食总产100万t的目标,将双辽市粮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就要积极挖掘农业的增产潜力,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水稻是双辽市高产细粮作物,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水稻生产具有现实意义[1]。首先,水稻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平均产量7 500 kg/hm2,较20世纪90年代的3 525 kg/hm2增加3 975 kg/hm2,,今后产量增加的潜力将还很大。其次,稻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稻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双辽市稻米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提高稻米品质。再次,为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逐步增加农民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在双辽市形成优质米高效高产的种植体系,逐步加大高新技术投入和物资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水稻单产,稳定总产,把好品质关,建立“优质米、高效、高产”的水稻生产基地,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极大地推动双辽市优质水稻的发展。
1 高产优质米品种选择
目前,双辽市在水稻品种更新方面进步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两早两稀栽培技术的发展,一批与两早两稀栽培技术配套的优质新品种,如吉农大3号、吉农大7号、超产1号等品种相继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年来外引品种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在生产中要推广更多的优质品种。
2 抓好水稻两早、两稀、两浅高产栽培技术
抓两早,即早播种早插秧
~。而要培育壮秧要进行早播,再通过早插来降低栽植密度,从而有效增加分蘖,使水稻达到穗大粒多,最终依靠提高成熟度获得高产。要想培育壮秧,必须加强苗床管理,具体管理技术如下:一是播种至立针期,促进稻苗出苗整齐。二是立针期至二叶期,为防止水稻徒长,应根据田间稻苗的生长情况调节温度,促进根系发育。三是二至三叶期,为增强稻株的抗逆性,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加强管理,促进秧苗根系健壮生长[2]。四是三叶期至插秧期,为促进秧苗发生分蘖,要适当控制秧田的水分,达到蹲苗壮根的目的。
抓两稀,即稀插种,稀插秧
研究表明:稀播稀插是双辽市水稻栽培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根据当前双辽市的水稻生产状况,播量一般控制在播种芽300 g/m2,稀播才能培育出壮苗,插后发根力强,返青快,分蘖早,生育旺盛。稀植规格以30 cm
×17~20 cm,每穴2~3株苗为宜,这样垩白率和垩白大小明显减小,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米饭变软,是优质米栽培最佳密度。
抓两浅,即浅插浅灌
水稻栽植要求尽量做到浅插,~ cm为宜,保证秧苗插直、插匀、插浅,通过有效利用近地面的水温、地温,使秧苗早生快发,有效分蘖增加,穗大粒多,成熟度佳。全生育期提倡浅水灌溉和间歇灌溉。一般插秧前保持花达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