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关爱留守儿童
摘要:长久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校的留守学生,其心理状态和学习处境实在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家庭及学校教育对其影响相当严重。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关爱
一、留守的含义及留守儿童的表现
何谓“留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抛家弃子”大量涌入城市,开拓自己崭新的天地。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友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现在一说到这些留守儿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无不长吁短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妨先来看看他们在学校的种种表现:
,自理能力弱
,陷入情感饥荒
,人生理想普遍不明
,性格孤僻乖张,逆反心理强,厌学情绪浓,辍学现象严重
二、留守儿童不良表现产生的根源
,留守儿童缺少关爱
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的,也有少数是委托兄弟姐妹或亲戚抚养的。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得不到足够关爱,所以生活的自理能力非常差,生活习惯不好,缺乏必要的个人卫生常识和习惯。
,家长和孩子缺少交流沟通
因缺少交流沟通,家长不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孩子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受到什么委屈等都一无所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空白,造成父母与孩子感情上的疏远。
,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困境中
由于这些学生的实际监护人多为祖辈,平时缺乏与学校和老师的交流沟通;而父母又远在他乡,和学校也缺乏配合,因此根本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
“齐抓共管”。而家长对学生的衡量,也最终简化为学生的成绩单,从而不能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对留守儿童作出评价,更谈不上什么合理的指导。
,不能适应学生在新的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需求
个别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教育孩子时不分青红皂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想对此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家长有责任和义务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孩子,呵护孩子,保证孩子
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具有爱心,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予帮助,还要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关心帮助,成为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应摆架子,与孩子谈话不要居高临下,而应以朋友般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当好孩子的保护神和贴心人。在学校里,班主任老师就是这些留守儿童最直接的管护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作用,打开他们的心扉。
,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用理解代替惩罚,以赞赏取代指责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但应讲究方法,不然
谁来关爱留守儿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