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22-02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在从事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项快乐的活动,那么,即使再苦再累,他们也会兴致勃勃而感到“劳轻”的。这便是我六年数学教学的点滴。道理很简单,因为“兴趣是成功之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 重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教师走进课堂,如何创设情境,怎样引发兴趣,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讲到“数的产生”的故事后,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全班交流时学生分小组汇报了自己收集整理的结果,有的小组用数据说话,有的小组还从网上找到许多相应的图片。有的小组收集是我数方法,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从摆石到结绳,从刻痕到算筹,每一个数的诞生,无不凝聚着人类集体的智慧和创造,还有我国数学家刘微,祖冲之、华罗庚等在人类数学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和巨大的贡献,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美教育的很好材料。
再如在教学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公元二世纪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丢番都墓碑的方程:“过路人,这里埋着丢番都的骨灰……,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一生的1/12,脸上长胡须,丢番都结了婚,又渡过去一生的1/7,再过5年,他得了头胎儿子,可是孩子活在这繁华的世界的日子只有父亲的一半,儿子死了,老人在悲痛中过了4年后与世长辞”。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他的年龄吗?由于学生爱听故事,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 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数的乘除”这一单元,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向学生介绍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只看数的个位,那能被3整除的数也看个位行吗?然后验证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数各种情况都有,显然不能再用看个位的方法来判断,再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判断的“法宝”,随便哪位同学站起来说一个任意数也能迅速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可请同学说出大一点的数考考老师,看是否有效。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争先恐后出题考老师,老师立即报出答案,并请同学加于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这时教师再把话锋一转,进入新课,同学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知的学习。因为大家都想得到这一“法宝”。
3 直观教学,引导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例如在低年级运用教具学习
“凑十法”,通过摆小棒等操作,学生容易领会新知识,学起来也富有兴趣,再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采用投影演示“割拼”过程,化静为动,一目了然,而通过学具的剪拼,不但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自摆弄得出的结果,印象深刻,记得牢。很显然,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动手操作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设置疑问,悬念引起兴趣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