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作息时间表
未央区东前进小学
张俊艳
作息时间表
教学目标:
1、填写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学会计算经历的时间,并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与能力。
2、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善于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用具:
钟
学具准备:
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表的知识,在些同学就对时间特别感兴趣。刚才课前就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第二节课什么时间开始?”。
还有些同学更想知道——多媒体演示课前拍摄的学生询问上午第一节课、第三节课、第四节课什么时间开始的画面,引出课题——制作作息时间表。
二、创建新知。
1、引导学生填写作息时间表。
师:在填写作息时间表前,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每天上午几时开始上第一节课?
生:8点55分。
(教师示范填写)
师:那第一节课是什么时间下课呢?老师告诉大家:9时35分。你知道我们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吗?
2、学生尝试计算经过时间。
3、全班交流。
生:第一节课用了40分钟。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把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他学生养成学会倾听的习惯。只要是学生能想到的,合理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以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探究精神。
过渡:我们学校一贯以来都是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多长时间呢?10分钟,眼保健操5分钟,那你能不能把作息时间表剩下的部分填完呢?
4、学生完成课本第68项作息时间表,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5、利用实物展台,全班反馈各小组交流情况,并完成说一说的内容。
⑴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10点25分)
⑵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上第二节课)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我们上午几点钟放学?
生:第节课下课到第三节上课经过了几分钟?
生:第三节课上到第四节课下课经过了几时几分呢?
(一个同学在提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都要养成倾听的习惯,并让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⑵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讲明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起到全班交流、互学的目的。)
2、多
教学设计作息时间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