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预则立,不预则废!
摘要:投标作为一个建筑企业承接业务的关键,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企业如何旗开得胜,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将公司的技术力量及业务水平体现出来,这些都将在投标阶段提醒体现的淋漓尽致。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投标工作积累的经验,将针对投标各阶段的技巧进行分析,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字:投标;技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投标前期和后期工作
如果要将投标前期和后期工作进行划分,则应重点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招标之前的积极准备
在招标前,积极参与招标单位组织的各项工作,尽可能和招标单位进行技术交流。这种技术交流主要有两种作用:
1、通过技术交流,及早了解招标单位对招标采购的总体设想或具体计划、安排以及详细要求(包括供货范围或工作范围、技术规格及性能要求),尽可能掌握招标单位意向性或倾向性想法或意见(如是否希望购买哪个国家或哪家厂商的产品)。了解上述情况后,可比其他投标者更早地进行投标准备工作,如联系制造厂、落实货源等。
2、通过技术交流,投标者可介绍和宣传所制造或代理的产品、制造厂家情况,使招标单位更多的了解所提供的或代理的产品和制造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某些货物,在招标单位尚未确定招标文件技术部分和具体规格及性能的情况下,这种技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技术交流搞得好,可使招标单位将技术交流中介绍的产品规格、性能纳入招标文件技术部分。这对投标者是非常有利的,至少投标者在技术上能够基本符合要求。
(二)开标之前的充分交流
在招标后、开标前的时间里,经过认真研究、推敲招标文件的规定,可有针对性地就招标文件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与招标单位联系并进行洽谈,交换意见,具体详细地了解招标单位的要求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在招标者安排标前会和考察现场的情况下,投标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开展工作,派出代表参加标前会和考察现场,通过招标者介绍项目情况、安排考察现场和解答、澄清投标者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了解招标文件的要求和项目情况,以便更好的准备投标。
(三)授标之前的灵活变通
在开标后、授标前,投标者应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工作。首先,投标者要积极参与各方面工作,争取应邀参加投标者澄清活动。部分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一般招标者会在评标的过程中,有选择、有重点地邀请一些投标者澄清投标,而且被邀请参加投标澄清的企业的投标是比较具有竞争性的,中标者往往从这些投标者中选择。所以,在澄清投标时,应做出认真地令人满意地解答,澄清招标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争取进一步向招标者介绍投标的技术规格及性能、价格构成。
另外,在保持投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调低投标价格可考虑下述办法:
(1)提高材料规格和性能,而不增加费用。提高材料规格和性能是需要增加费用的,若增加费用没有在投标价格中体现,实际上等于降低了投标价格。提高材料技术规格和性能而不调高投标价格,不仅使招标者在合同价格上实际少支付了费用,而且从长远工作运行角度而言,由于材料性能好,可以大大节约运行费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延长工程保修期而不增加费用。在工程保修期内投标者对属于其责任的工程损坏、缺陷,承担免费修理的义务。工程保证期延长,投标者的责任可能增大,费用会增多,但对招标者会产生利益,从而具有更大的
投标,预则立,不预则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