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电子时钟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类
指导教师
2009年 7月 2 日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题目名称
电子时钟
设计时间
2009-~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程编号
设计地点
单片机实验室
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单片机基本知识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设计、方案比较,以及单元电路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分析、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通过此综合训练,为以后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1)8031集成定时器
(2)LED七段数码显示器
(3)89C51多功能接口芯片
(4)、8欧姆的扬声器
(5) 电阻箱,5V电源, 电阻若干,导线若干
(6)KEIL 软件
(7)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
任务和要求
1.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且能够实现时分秒的现实和调节。
2. 设计出硬件电路;
3. 设计出软件编程方法,并写出源代码;
4. 用PROTEUS进行仿真;
。
,中断等方式实现目的。
,有序。
.
四、参考文献
1、(简明修订版).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2、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KEIL 软件,WAVE 软件
3、数字控制与PLC实验室”THKSCM-1型单片机实验系统”。
4、李光才.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
五、进度安排
2009年6月8日-14日:收集和课程设计有关的资料,熟悉课题任务何要求
2009年6月15日-16日:总体方案设计
2009年6月17日-19日:硬件电路设计
2009年6月20日-23日:软件设计
2009年6月24日-25日:系统调试改进
2009年6月26日-28日:整理书写设计说明书
2009年6月29日-7月1日:答辩
六、教研室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七|、主管教学主任意见
主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八、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
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
题目名称电子时钟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一、学生自我总结
通过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严重不足。很多方面都没能很好的掌握,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当然,在同学的帮助下,我还是把那些疑难的问题给解决啦。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啦AT89C51芯片在电气控制方面的广泛运用和重大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扎实。深入的了解。掌握好AT89C51芯片。
学生签名: 2009年7 月2 日
二、指导教师评定
评分项目
平时成绩
论文
答辩
综合成绩
权重
30
40
30
单项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1、本表是学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依据,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任务书”页后面;
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摘要
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由RAM ,ROM,CPU构成,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
本设计主要设计了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时间。并通过一个控制键用来实现时间的调节和是否进入省电模式的转换。应用Proteus的ISIS软件实现了单片机电子时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该方法仿真效果真实、准确,节省了硬件资源。
关键字:单片机;电子时钟;键盘控制。
目录
摘要 4
1 电子时钟 6
电子时钟简介 6
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 6
电子时钟的原理 6
2 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 6
单片机简介 6
单片机的发展史 7
单片机的特点 8
89C51单片机介绍 8
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0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10
数码管显示工作原理 10
键盘电路设计 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电子时钟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