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通过战争和武力威胁,列强割走香港、台湾,“租借”澳门,侵夺、蚕食了大片方公里的领土被侵占,分别相当于3个法国、5个德国、7个英国的面积。其间,中国与外国先后签订了1000多项条约、章程,其中大部分是帝等条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问题的提出
学习目标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知识与能力
;
;
;
。
过程与方法
、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能够从中提取有关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近代中国人民民族觉醒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近代中国人民民族觉醒的看法与观点,并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学习兴趣;
;
,留下了爱国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并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
,从整体上把握和加深对新思想萌发原因的理解,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早期维新思想、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思想提出的意义,理解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社会制度的腐败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官”怕“夷”、“夷”怕“民”、“民”怕“官”的微妙关系(“官”,泛指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民”,指中国各族各阶层人民;“夷”,泛指外国侵略者)。以鸦片战争和阿富汗抗英斗争为例,作比较分析,说明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的原因。
19世纪中叶,英国对许多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所得结果不完全相同。1842年,当清政府向英国投降的时候,英军却早半年在阿富汗向当地起义领袖们屈服,签订投降协定。如果我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是完全可以和阿富汗一样,叫侵略者死无葬身之地。但结果却完全不同,原因何在?
首先是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十分反动,他们仇视、压制民众,必然在反侵略战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其次,掌握政治和军事指挥权的封建统治集团又多是昏庸无能之辈,像林则徐这样了解外国情况的优秀人物,不仅很少,而且在统治集团中受到排挤和打击。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阿富汗是一个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它地处东西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是英、俄争夺目标。1838年,2万多英印军队大举入侵阿富汗。1839年4月,攻占坎大哈;8月,占领首都喀布尔,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流亡,英。他们不懂喀布尔的陷落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阿富汗人民真正抗英斗争的开始。虽然阿富汗武器落后,国力远不如英国,但他们上下一致,自1840至1841年间,反英斗争如火燎原,使英军疲于奔命。1841年11月,全国性起义爆发,收复喀布尔,原国王儿子回来领导起义。后来又杀死施展阴谋的英方谈判代表。英国被迫于1842年1月1日和阿富汗起义领袖们签订投降协定,并开始撤退。英军45000人,后勤12000人,在途中不断遭游击队袭击,全部被歼。只有一个军医,带着重伤逃回驻地,报告惨败消息。傀儡政权垮台,穆罕默德重新登上王位,阿富汗人民取得了胜利。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保守落后的中国已经被远远抛在后面。
以中英鸦片战争为例。当时,清朝常备军包括绿营与八旗兵有80万人,而当时英国全国军队不过20万,侵华远征军最多时仅2万人。但是,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却相差悬殊。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指出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