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的创业者
话说2003年9月的一天,座落在本市宝山境内的罗店镇,发生一件不大不小,但能震动一镇乡土的事:年方四十有七的陆金华自甘敲掉蔬菜配送公司的铁饭碗,居然挑头创办了一家“金罗快餐服务社”,领着55位本镇失业、下岗、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起走上了再就业之路。
陆金华自主创业的事,还得从去年冬春之交的时节说起。
那天,陆金华与往常一样在蔬菜配送公司里领着一帮员工忙碌着。忽然,镇劳务所有人来找他,说是原本是物阜地丰、素有“金罗店”美誉的罗店镇那几家食品厂、粮管所、铁匠铺、捕捞船,关门的关门,减员的减员,弄得不少职工失业回家。加上顾村、浏行等十多个镇属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无处安置,弄得劳务所这下伤透了脑筋。无奈之中,他们便想起了豪爽仁义的陆金华,请他出山创业,帮助一部份失业、协保人员重新走上就业之路。陆金华二话没说,一口应承。作为罗店镇的子孙,他毅然辞去蔬菜公司经理之职,筹划起创办快餐服务社的事。阳春三月时,陆金华正式领取了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开业执照。经过一番准备,于9月正式开业。
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陆金华与他的员工们走过了一段艰难的道路。三星未落,踩着斜月的余辉,走在鸡鸣之前的快餐社的员工们就早早地来到社里,采购的、拣菜的、清洗的、切配的、烹饪的、配送的,各司其职,工厂化流水线式的作业忙个不停,这种活儿,比起种田还要辛苦。然而,这些清一色的“4050”的再就业者非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反而抖擞起精神,尽心尽力。有了产品,销路却是个大问题。为此,陆金华除了利用他过去的老关系,拉些业务外,还到学校、工厂去拉生意。陆金华听说罗店镇不远有几家外资企业为了节省开支而不设食堂,员工的用餐都是叫外送快餐,就一次次地上门去推销他的“金罗快餐”。开始时,人家有点不太相信:你一个小小的非正规就业的快餐社也能烧出既符合卫生要求,技艺又高的快餐?陆金华底气十足地说,你不要小看我们“金罗”,我们有专业的厨师、营养师、化验员、管理员,快餐的卫生、口味、品质都是一流的。而且我们的快餐原料做到当天进货,当天烹制,绝对新鲜。耳听为虚,眼
小镇上的创业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