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让学生爱上“说话”.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让学生爱上“说话”
最近热衷于观看中国教育电视台李响主持的《职来职往》节目,发现能够应聘成功的求职者,除个人专业能力外,很重要一点是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其实,沟通表达能力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长年累月的积累与训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很自然地会想到自己的课堂,想到自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任。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他又指出:“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叶老的话表明“说”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敢说,进而培养学生能说、会说的能力。
纵观这几年的教学经历,越来越被一个现象困扰:随着年级的升高,举手发言的学生逐渐减少。即便点将发言,也是语言贫乏,无法做到“我口说我心”,时常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慨。或者干脆以“没想好”、“跟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差不多”等等搪塞过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我想,《演讲与口才》杂志中的一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位女子向心理专家咨询,于是双方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女子:家庭已经使我厌烦了,请告诉我如何才能摆脱家庭的困扰。
专家:请你讲具体一点,到底是家庭呢还是你的丈夫、公婆,使你如此厌恶?
女子:当然是丈夫。可他还一点也不知道,过得还挺起劲的。
专家:你能讲一讲具体原因吗?
女子:其实,原来的他并不是这样的
……
这样的对话,显示了心理专家特有的一种诱导技巧。心理专家为了使对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常常使用上述这种“步步为营”的诱导方法,将话题范围由大而缩小,直到最具体的细节,这样,他们也就达到了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目的,从而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学生“金口常开”呢?下面的几点,我们不妨试一试:
一、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敢说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位置,要从过去的师道尊严中解放出来,从过去的注入式、填鸭式中解放出来,敢于肯定学生多角度的看法,让课堂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展开。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实习教师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问题一出,争相回答。这正是因为学生身份的实习教师初上讲台,心无负担,一身轻松,给学生撑起一片理想的天空、自由的天地,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善于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愿说
前不久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上,老师的一句“这么多听课老师在场,连这个问题都答不出来可是很丢脸的事”。学生原本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陡然冷却下来。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都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人类心灵的甘泉。作为教师,我们要不吝鼓励,肯定学生的表现。当学生回答独特但声音较小时,你可以说
“这种想法令人耳目一新,大声再说一遍好吗?”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时,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尽力了”。当学生的回答非常完美时,你可以毫不掩饰地说:“你太棒了,你的表现让我增色不少”……好话一句三冬暖,恰到好处的鼓励可以帮助老师打开学生的心窗,让他们的思绪飞扬,让他们的话语在课堂上荡漾。
三、善于设置问题,让学生有话说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应善于设置问题,问题的设计切忌

如何让学生爱上“说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