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南搬迁的理想与现实.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陕南搬迁的理想与现实
10年,搬迁近240万人,接近三峡移民数量的2倍,投资近1100亿元――作为建国60多年以来,涉及人口最多的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项目,陕南移民工程的意义绝不是几个数字能概括得了的。
一位在安康从事扶贫工作近30年的老干部曾这样说:“对于多灾多难的陕南地区而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足以与废除几千年来的农业税政策相提并论。”
老干部的评价并不为过。并且,陕南移民工程与以往单纯的贫困救济不同,这是一次彻底的搬迁。“搬迁不仅仅是让群众改变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改变一种生活的方式。”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曾经说过。
陕西举全省之力能否如期完成如此规模巨大的移民工程?能否为中国的避害移民工程提供一个成功的范本?大移民会否引发一系列新的生态、社会问题?搬迁是否是远离地质灾害的最佳抉择?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资料,2001-2010年,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总数量为780万人,保持这个进度,那么未来每3个扶贫移民就有1个在陕南。已经开始并进行中的陕南移民大搬迁,答案远未揭晓,任重而道远。
灾难后艰难起步
陕西省为何提出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大部分解读认为起因于发生在2010年7月的陕南大洪灾。
2010年,安康市“7?18”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的第三天,时任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去安康现场考察,站在汉滨区七堰村吞噬了多名遇难同胞的泥石流废墟旁,他第一次公开提出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山民搬迁出去的想法,“要让灾区民众能到更安全、便利的环境中生活”。
那次灾难,七堰村共有12人死亡,17人失踪,几十个院子被深埋进了四十余米深的泥石流下。
“灾害让省政府下了决心。”陕西省国土厅一位参与规划制定的官员说,在2010年12月方案原则获批的那次省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上,赵正永曾感慨,“一个村子二十多人瞬间就被埋了,很痛心”。
此后,七堰村的灾难成为当地官员接受采访时引用最多的例子。但事实上,在陕南的240万移民计划中,因为地质灾害、洪劳灾害的避灾移民数加起来不到三分之一,近半数属于扶贫移民。
据陕西省国土厅资料显示,240万移民计划中,,洪涝灾害避险移民搬迁32万人,,。分别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扶贫办和省林业厅牵头负责,工程搬迁由建设单位具体实施。
陕西省国土厅的资料中还显示,从2001至2010年的10年间,陕南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两千多起,造成590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0亿多元。仅去年就新增地质灾害965起,导致88人死亡、138人失踪、6人受伤、49万间房屋受损、。
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
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自2011年5月实施以来,在3年多时间里已将20多万户70多万人从秦岭滑坡等危险区域搬迁至山下安全地带。由于陕西省将过去的就地安置为主改变为靠城、靠镇、靠园区集中安置,从而催生了一大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社区”。
根据规划,陕西省10年内将搬迁陕南危险和贫困地区居民240万人,需要投入1100亿元左右。而陕南地区28个县区中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地方政府和群众个人筹资压力较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省政府在建房资金的筹措上采取政府兜底、

陕南搬迁的理想与现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