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产品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可以适应我国工业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领域研发的专业要求。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掌握有关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等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较系统地掌握工程图学、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
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或产品虚拟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
掌握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机器人技术、邮电机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强调机电综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依托学科: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运动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机械创新设计、数字化制造、现代邮政技术、工业机器人。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
最低完成17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30学分,实践教学41学分,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4学分。
课程体系
机
械
工
程
及
自
动
化
专
业
175学分
环节
模块
课程类型
主要内容
学分
必修
选修
课
内
理论
教学
130学分
%
公共课程
40学分
%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
0
外语
12
2
体育
4
0
军事理论
0
大学生心理健康
0
素质教育课程
0
6
平台课程
57学分,%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23
2
计算机基础课
11
2
学科基础课
19
0
专业课程
33学分,%
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
29
4
实践教学
41学分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2
0
军训
1
0
实习、实验
15
2
课程设计
7
0
毕业设计(论文)
14
0
课
外
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
选修
4学分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