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
摘要:剖宫产手术是解决许多病理产科,特别是梗阻性活功能性难产的最终极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由于抗感染,输血,麻醉方法的进展,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期病死率明显增加。目前,我国大城市医院的剖宫产率已达到50%~60%或更高。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子宫切口裂开较为常见,常可导致术中大出血及晚期大出血而危及产妇生命,现将剖宫产术切口裂开的防治讨论如下。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防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69-01
剖宫产手术是解决许多病理产科,特别是梗阻性活功能性难产的最终极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由于抗感染,输血,麻醉方法的进展,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期病死率明显增加。目前,我国大城市医院的剖宫产率已达到50%~60%或更高。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子宫切口裂开较为常见,常可导致术中大出血及晚期大出血而危及产妇生命,现将剖宫产术切口裂开的防治讨论如下:
1术中切口撕裂
。多见于下段横切口靠左侧向下撕裂,严重者往往累及子宫血管造成剧烈出血,甚至损伤膀胱是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切口过小。偏高,胎头过大,过低,娩出困难,滞产时间长,子宫下段拉长。局部组织水肿变脆。右旋子宫没有扶正及手术操作粗暴等。
。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时,切口大小及高低要适中,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最好在枕骨结节或胎耳水平切口子宫,对滞产胎头嵌顿盆腔的病例,一方面子宫切口应低。。以防伤及膀胱,输尿管。同时应在术前做好阴部清毒,一旦出头困难,可由助手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阴道推动胎头,可减少术者娩头困难,或将胎头转成枕前位或枕后位,直入单叶或双叶短产钳将头牵出。
。一旦发生子宫切口撕裂,往往合并出血,视野不清。为了更好的缝合和止血,需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用无耻卵圆钳夹出血部位,-1cm处开始缝合结扎止血,避免盲目大块或多次缝合,失血多时宜及时输血以维持正常循环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术后积极抗感染。
2术后晚期子宫切口裂开
常在术后2周左右反复阴道大出血而就诊,应引起重视,主要病变为子宫切口处肌壁感染和组织坏死子宫部分或全部裂开。本病多切口愈合不良有关。

(1)切口方面多见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偶见于子宫纵切口,由于横切口两端切断子宫动脉前下斜行的分支,切口供血不足或下段纵切口向宫体部延长上下段切口交界处肌层薄不均,对合困难影响愈合。
(2)子宫切口过低子宫体部与底部以肌组织为主,愈合能力好,宫颈部组织重要为纤维组织,如切口太低,越接近宫颈愈合能力越差,接近阴道时,经缝扎针孔上行感染的机会增加。
(3)缝合技术不良缝合子宫切口时将肌层连同蜕膜一起缝合缝合线裸露子宫腔,不反增加了感染机会,且影响愈合。

(1)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宫口开全后剖宫产术。
(2)子宫下段横口不宜过低,因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易将子宫动脉下行支切断,致使切口血供不足影响伤口愈合。
(3)掌握良好的子宫切口缝合技

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