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綦江中学高2018级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24、(原创)《礼记•礼运》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所以,“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地;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这说明( )
A、周代有严格的等级秩序 B、社会秩序规范强调内在自省
C、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 D、农业生产与礼仪思想相结合
25、(原创)经书就是儒家学派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
A、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B、儒家经典不断丰富
C、孔孟儒学遭到破坏 D、历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发展
26、(原创)“亲亲相隐”又被称为容隐制度。我国古代将“亲亲相隐”制度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等,是法律规定中一种互相隐瞒和包庇的制度,告发的行为被其视为不孝不亲和伤情败法的行为,要对其进行惩罚的。这表明( )
A、儒家伦理超越法律规定 B、统治者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C、古代法律体系不健全 D、人伦关系影响法律
27、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28、(原创)近代中国人已经明确认识到,古之“商务”,“不过日中为市,易事通工而止。……古人所谓商,商其所商,非今所谓商也。居今日而概念商务,其情势有不可同日而语者矣。”这种变化说明( )
A、近代商人地位提高 B、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C、社会发展推动文化水平提高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9、(原创)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B、妇女地位提高
C、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30、1938 年 3 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 )


31、(原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鞍钢,70名工程师中有62名是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日本技术人员。他们被遣返之后,作为全国钢铁产业中心的东北,%。这可以说明( )
A、日本破坏我国工业化建设 B、发展重工业的紧迫性
C、导致工业化初期“苏联色彩”浓厚 D、一五计划期间,外部环境严峻
32、(原创)奴隶构成雅典居民人口大多数,他们在手工作坊、矿山、农场被迫以简单的工具进行繁重的工作。这说明( )
A、奴隶制度是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实现的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奴隶不享有参政权利
C、雅典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8届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205 KB
  • 时间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