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育”的定义
发育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育变化的特征
1)大小的变化
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
2)比例的变化
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上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
长1/8()。
3)旧特征的消失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脱落。
4)新特征的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食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育的主要特点
(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1~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2)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3)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5、年龄阶段的划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 8岁。根据我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育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0~3岁可以统称为婴儿期,也可以细分为新生儿期(指o~1个月)、乳儿期(指0~1岁)、婴儿期(指1~3岁)。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适应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
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
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1)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及鼻旁窦、咽及咽鼓管、喉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1)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吮乳。
(1)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吮乳。
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