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掌握小组动力的含义与作用,弄清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小组动力的过程。
二、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和小组动力的含义与作用

小组动力在小组工作中的运用
一、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
(一)需要理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即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人的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对小组工作影响比较大的需要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生理需要是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和性的需要。
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和关系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追求自己的能力和潜能的发挥与完善的需要。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主要是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取向类型,以及小组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
(1)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
包容需要是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或者团体等方面的需要。
支配需要是指控制别人或者被别人控制的需要。
感情需要是指爱别人或者被别人爱的需要。
(2)需要的满足情况与方式具有相对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3)基本人际取向
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与否,舒茨提出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
②被动包容型
③主动支配型
④被动支配型
⑤主动感情型
⑥被动感情型
(4)关于“相容”
①互换的相容
它是指两个人在六种人际取向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
总和差别越大,具体不相容也就越严重。
②发动的相容
它是指一个人经常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与表现去和另外一个人发生互补。
③交互的相容
它是指两个人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出与对方一致。
(5)关于小组的形成和瓦解

(1)帮助社工正确地把握小组的发展方向;
在小组工作中,了解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有关需要的理论,可以让我们用需要的观点去看待人的发展和人的问题。
(2)帮助社工明确小组的目标;
小组工作的目标就是恢复和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
(3)帮助小组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组员间的互动关系。
小组工作者如果掌握了人际交往的规律,就能够更好地洞察小组中的互动情况,并通过选择和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二)小组动力学理论

小组动力学理论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
①小组凝聚力;
②小组压力;
③小组目标与组员个体动机;
④小组结构;
⑤次小组;
⑥小组冲突。
勒温强调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每个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
对小组工作有直接和重要影响的小组动力学理论主要包括场域理论、小组气氛的研究、小组凝聚力和小组规范等。

(1)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方式
(2)民主型领导方式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式
在小组工作中,只有注重营造小组的民主气氛,才能够为小组带来积极的动力,并使小组产生功效。
(3)以小组活动为中介,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小组工作中所建立的小组,是典型的人为小组,其凝聚力必须以小组的活动为中介。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观察学习与模仿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模仿通常被划分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388 KB
  • 时间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