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而旅游型小城镇由于自身基础条件的优越性已经逐步走向不断发展的道路,而其它大多数传统小城镇由于受资源环境、区位交通、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发展缓慢。本文以武汉黄陂长轩岭街为例,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提出城镇在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为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旅游小城镇;发展策略
一、新型城镇化的解读
(一)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新型城镇化是指工业化成熟期和后工业社会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普遍化。第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市化,是“质量型”的城市化,是追求创新驱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第三,新型城镇化的城乡之间应该呈现出交融和一体发展的关系。
(二)发展要求
以“人为核心”是当下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随着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一些地方在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和推进中存在着偏差、误区。个人认为实现
“人的城镇化”应注意把握好“三条线”。
“主线”。
新型城镇化与以往城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综合发展。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在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内涵上下功夫。
“底线”。
农民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转化为城镇人口,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共同享受社会资源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又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进“人的城镇化”,必须守住农民尊严和权益保障的“底线”。
“红线”。
在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要把为群众创造美好、幸福、有保障的城市生活作为目标,坚决杜绝“被上楼”、“被强拆”、“被城镇化”等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现象出现。
二、旅游小城镇的特征分析
旅游小城镇是小城镇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依附于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并以为其开发或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镇。
(一)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二)功能特征――休闲是生活方式
当前旅游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观光游转向休闲度假体验游,旅游小镇的兴起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的这种转变。
(三)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
三、长轩岭街发展概况
(一)区位条件
长轩岭街位于武汉市北郊中心,其所在的黄陂区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已融入武汉的经济繁荣圈,是武汉市外延扩张由南至北推进的主要腹地。
(二)旅游发展情况
长轩岭街围绕打造“中国生态休闲游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全镇已建成太阳湖度假村、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度假山庄、龙泉山庄、知青岁月等休闲旅游的新景点4个;建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