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预测的目的
单元可靠性预测
系统可靠性预测
系统可靠性预测实例分析
第三章可靠性预测
可靠性预测的定义
为了保证新开发的汽车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水平,在产品结构设计、参数设计过程中,必须同步考虑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设计又是建筑在可靠性分析、可靠性预测基础上的。在产品设计阶段到产品投入使用前,对其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估,这个评估过程就是可靠性预测。
在过去,提高汽车可靠性水平,主要通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制造过程、产品试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调整,从而不断地发现间题,吸取经验教训,逐步改善可靠性。
但是,以这种自然方式来提高汽车可靠性,已无法满足快速开发优质、新颖、舒适、高性能汽车的工作需要。当今时代,不仅要求每个设计人员,相互协作,互相补位,围绕着可靠性问题,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予以优化、弥补;而且要求设计人员,按不同的设计阶段,明确所设计的产品应达到何种可靠性水平。在加工、制造前,应预先知道可靠性方面的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把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从而使汽车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预测的过程
可靠性预测主要是依赖于以往积累的可靠性资料和模拟试验所取得的可靠性数据,根据各系统、零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根据部件的材料、性能、工作条件、工作环境,通过各种有效的试验,取得试验数据,运用可靠性理论,计算出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数据资料的来源
1)是实验室可靠性试验数据;
2)是现场试验数据。
对新设计的总成、零部件,没有现场资料,只能通过实验室试验或道路试验获得数据,结合同类、相仿的零部件现场使用数据资料进行类比分析、推断。
可靠性预测能否反映真实水平,取决于数据资料本身的有效性。
可靠性预测的意义
可靠性预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在汽车设计方案论证阶段,必须进行可
靠性预测。
汽车可靠性预测是指导汽车设计的基础。
通过可靠性预测,确定汽车可靠性
指标,进行可靠度分配,验证可靠性水
平,改进可靠性设计方案。
可靠性预测的目的:
(1)了解设计任务所提出的可靠性指标是否合理。
(2)通过可靠性预测,对所设计的新车型可靠性水平作出估计,寻找和分析可靠性方面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和原因,有利于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完善、提高。
(3)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在给定性能要求、制造成本、使用寿命条件下,进行综合平衡、协调,确定合理的、最佳的可靠性指标。
。
措施
估计
原因
可靠度、成本、重量方面进行协调并衡
可靠性水平
(4)通过可靠性预测为可靠性分配提供依据
方案
比较
各总成
零部件
可靠性
关系
(5)在方案论证阶段,通过可靠性预计,比
较不同方案的可靠性水平,为最优方案的
选取及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6)为可靠性增长试验、验证及费用核算提
供依据。
(7)探索进一步提高汽车可靠性的途径
及其方法。
(8)为下一轮新车型开发收集和积累经
验、数据和资料。
3.0可靠性预测3.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