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
1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要素
空间尺度
小城镇的合理尺度是建立在人与城镇、人与建筑、人与空间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在小城镇中建筑实体、空间、实体与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尺度关系。这些尺度在我国传统的小城镇中有很好的体现,如以人为中心出发,依据步行出行的尺度来营建亲切宜人空间尺度。然而当今一些新型小城镇却忽视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尺度运用,一些新型小城镇的道路尺度过大,造成沿街建筑显得低矮,与周边建筑物的体量、高度极不相称,使人感到空旷与冷漠,因此,必须把空间尺度或尺度体系作为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要素,以适应小城镇人口与用地发展的动态应变,防止城镇无限制蔓延。
历史文化风貌
风貌不只是小城镇长期建设并与其特殊自然环境融合的结晶,也是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过程的反映,它在演进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小城镇独特的历史风貌。我国历史悠久,许多小城镇文化遗产丰富,在小城镇的城市设计中突出其地方特色的可识别性,不但能避免
“千镇一面”,而且能有效营造小城镇风貌特色。因此,历史文化风貌应成为小城镇城市设计不可忽略的要素,这样才能立足于历史根源,营建结合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因素的整体空间意向,以及可被感知的小城镇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
绿色开敞空间
小城镇规模小,周边被自然环境包围,农田、山野和水系易形成天然绿化防护用地和大环境绿化。这种自然山水格局和绿化体系,以生态原则确定土地形态上的差别、各自的价值及限制,能合理划定开敞空间,构筑科学的开敞空间框架。因此,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要素中必然少不了绿色开敞空间,关注这一要素,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将山头、深谷、陡坡、自然岸线、湿地等纳入永久性开敞空间,使绿化系统化、网络化、保护自然生态中动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自然植被的连续性,使绿化体系处于一种生长的态势,引导城镇空间的持续协调发展。
空间轮廓形态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不能平铺直叙,而应注重运用各种构景要素,形成特色分明、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使空间有序而又层次清晰,因而要提高视觉空间品质必然要关注小城镇的空间轮廓设计。
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实效
城市设计在对规划和建筑两大层面的衔接上具有天然纽带作用,在小城镇的城市设计中可承上启下,将二维定性(土地性质)定量(开发容量)的二维空间的资源分配逐步演绎成定质(空间品质)定形(整体形态)的三维空间,还可从宏观城镇层面到微观建筑空间层面对城镇进行控制和把握,将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那部分空隙进行协调。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却始终存在影响其实效的诸多矛盾因素,因此,对实际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分析而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矛盾:
小城镇城市设计自身失效
对小城镇城市设计的错误认识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小城镇城市设计概念本身的错误认识,始终将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简单地认为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设计,只关注三维空间中的形态、景观的美学原则,抛弃小城镇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可行性和协调性;其二,由于不明确小城镇的城市设计任务而造成不具有
浅议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