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
——“梦圆飞天”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五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2课时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梦圆飞天》的优秀案例,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
【百度搜索】http://new./article/2011/09/20/
【百度搜索】icle/373510/26499
【百度搜索】o/news/
【百度搜索】http://wenku./view/
【学生课前准备】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查看“神舟5号”发射的图片和视频
【百度搜索】 http://image./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word=%C9%F1%D6%DB%CE%E5%BA%C5&s=0&oq=shenzhouwuhao&f=3&rsp=0
【百度搜索】http://video./v?ct=301989888&rn=20&pn=0&db=0&s=7&word=神舟五号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神舟5号升天时的壮观场面)
三、教学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33-36页的《梦圆飞天》。
四、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
《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大多数在朗读和回答问题上还活跃,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不过在收集信息这方面,由于条件有限,学生在要求上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建设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搜集杨利伟、神舟5号的资料。
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
梦圆飞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