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成都大学
周小山教授
前言:当前基础教育界面临的问题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面挤压”;
2、规模扩大与提高质量“双重压力”;
3、面向社会与安全保障难以兼顾;
4、课堂教学高认知与高参与矛盾难调;
5、绩效工资实施产生正负效应;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
四、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建议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1、规划:蓝图与预设行为的统一。
2、职业生涯:
薛恩:职业生涯
格林豪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
3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
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
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素质的构成:
教师素质
师德
敬业爱岗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为人师表
教师
知识
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文化知识
教师
能力
教育教学监控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上世纪70年代)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
1986年,美国卡内基、霍姆斯小组发表重要报告:
《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明天的教师》
1989-1992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教师培训》、《教师质量》、《学校质量》
《今日之教师》
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
“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
个体性:内在的专业性提升,
指向个人实践的改进。
专业发展水平
专业知识的持续更新与重构
职业道德与情感的发展
教育策略调适能力的提高
教学行为的长期修炼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务虚、望远、做实
中小学教师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的共同愿景做出的促进教师本人专业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设计和安排。
4 、过程性与文本性的统一
1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 、发展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 、规约性与机动性的统一
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
社会行为—师德楷模;
教学行为—教学能手;
进取行为—自我更新;
定位:
校本研修的火种;
本土资源开发的主力;
青年教师的导师;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优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