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功夫.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功夫
如何把握新闻摄影中的机遇与瞬间,拍摄出精彩的瞬间作品,是摆在摄影记者面前的难题。十几年来,我从关注大事拍瞬间、倾注激情拍瞬间、勤练“内功”拍瞬间、提高理论拍瞬间四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作品《万里奔波为正义――王选为二战细菌受害者呐喊18年》、《90后入殓师》、《最后的二战细菌受害者》先后获得2012年、2013年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的3个金奖。今年3月25日,第十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获奖作品在成都揭晓,我的作品《光膀赤脚穿“火海”》获科技与文化新闻类(单幅)优秀奖。
关注大事拍瞬间
记者在拍摄作品时,要关注大事,精心准备,努力拍出大气的作品。如果说“大事”是优秀新闻作品的产生基础,那么“大气”就是优秀新闻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我从上海到义乌追踪拍摄《万里奔波为正义》组照,事先就作了精心的准备。由于对拍摄的大事和人物事先有了较多的感性了解,我想方设法克服了采访前后的种种困难。拍摄中,取景框后的一双眼睛也牢牢地盯住了主体人物王选,绝不漏掉每个瞬间。在“为了人的尊严”
这个世界性的大主题下努力寻找最佳表现点,力争抓住有较强感染力的瞬间,当王选的焦虑神情映入取景框时,我的眼睛一亮,这不正是反映这位民间英雄多年来免费为中国百姓打跨国官司的动人一幕吗?我连连按下快门,相信拍摄到了最能反映这位新闻人物本质的瞬间。此照拍摄,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情绪和对细菌战受害者求证路途中的环境,又反映出了层层叠叠的人群轮廓,形成了较深远的透视,真实、生动、自然。这幅作品,被世界各地媒体广泛采用,还成为王选当年评选“感动中国”新闻人物上央视荧屏的主照,以及《南方周末》唯一的年度新闻人物见报评选的主照。
另外,我很喜欢的一幅照片《稀客光顾大商场》,在关注市场经济的大事上,拍摄出的瞬间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图片讲的是1992年2月18日晚8点的上海。南巡上海的邓小平同志来到南京路中百一店逛商场。在三楼文具柜台前,邓小平掏钱为孙儿们购买了铅笔和橡皮,实现了他多年来逛一回商场、当一回顾客的愿望。这幅精彩瞬间作品的作者张蔚飞,在众多参与采访的摄影记者中取胜,获得了全国新闻摄影比赛的金奖。
的确,一张优秀的新闻照片,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法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人的精神内涵和用瞬间表现大事的功底。
倾注激情拍瞬间
新闻图片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大的原因就是作者缺乏激情,作品不感人。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充满激情,才能抓住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安南喜戴浙大博士帽》组照,说的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安南在浙江大学门口与有关人员握手告别准备登车时,突然改变原来的“设计动作”,快步绕车走向学生挥于致意的动人瞬间。当时,我与众多记者一样拍摄完了安南演讲和步出会场的整个过程,按常理,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收兵”了,但总感觉还缺点什么。我想,如何把安南和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于是,我快步跑向约50米外的学生面前,拍摄他们激动而不停地向安南欢呼的场面。惊喜而意料外的画面出现了:只见安南突然快步绕过专车走向台阶,携夫人一起向学生挥动右臂致意,全场沸腾了。我意识到精彩的瞬间出现了。于是,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占据有利位置,通过取景窗对准安南,并随着他移动的方向,把距离由远到近地徐徐调整,当主体人物和旁边陪衬人物的影像在

新闻摄影作品的“瞬间”功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