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全建冲学号:目录一、 设计要求 1二、 电路原理图 11. 单片机系统电路图 12. 89S52原理图 23. 矩阵键盘原理图 24. 12864液晶原理图 35. DAC0832原理图 36. ADC0804原理图 47. 晶振复位端原理图 48. 转接口原理图 59. 串口通信原理图 5三、 芯片使用说明 51. DAC0832使用说明 52. ADC0804使用说明 73. MAX232使用说明 94. 12864液晶使用说明 11四、 程序流程图 131. 矩阵键盘与液晶显示 132. AD转换与液晶显示 143. DA输出 154. 串口与液晶显示 16五、 课程总结 17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要求该系统有简单的人机接口通道(例如键盘和显示),能做A/D转换和D/A输出。用文字或者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种功能,并且说明相应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画出系统的原理图,并写出相关芯片的使用说明,设计程序流程图,如果有接口,需对接口地址加以说明。原则:设计的节点在硬件上完成相应功能,软件流程合理,选用的传感器,芯片型号明确,使用说明清晰。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系统电路图89S52原理图矩阵键盘原理图12864液晶原理图DAC0832原理图ADC0804原理图晶振复位端原理图转接口原理图串口通信原理图芯片使用说明DAC0832使用说明DAC0832是使用非常普遍的8位D/A转换器,其转换时间为1us,工作电压为+5V~+15V,基准电压为±10V。它主要由两个8位寄存器和一个8位D/A转换器组成,使用两个寄存器(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的好处是可以进行两级缓冲操作,使该操作有更大的灵活性,其转换原理和T型解码网络一样,由于其片内有输入数据寄存器,故可以直接与单片机接口。DAC0832以电流形式输出,当输出需要转换成电压时,可以外接运算放大器,其主要特性如下:;;,单缓冲或直通方式;;;;,20mW;DAC0832芯片为20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引脚分布如下所示:各引脚定义如下:CS:片选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WR1:输入寄存器的写选通输入端,负脉冲有效(脉冲宽度应大于500ns)。当CS为0时,ILE为1,WR1有效时DI0~DI7状态被锁存到输入寄存器;DI0~DI7:数据输入端,TTL电平,有效时间应大于90ns;VREF:基准电压输入端,电压范围为-10V~+10V;RFB:反馈电阻端,芯片内部此端与IOUT1接有一个15KΩ的电阻;IOUT1:电流输出端,当输入全为1时,其电流最大;IOUT2:电流输出端,其值与IOUT1端电流之和为一常数;XFER: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WR2:DAC寄存器的写选通输入端,负脉冲有效,当XEFR为0且WR2有效时,输入寄存器的状态被传到DAC寄存器中;ILE:数据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VCC:电源电压端,电压范围+5V~+15V;GND:模拟地和数字地。模拟地为模拟信号与基准电源参考地,数字低为工作电源与数字逻辑地;DAC0832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上述原理图(直通工作方式),其工作原理如下:当DAC0832芯片的片选信号,写信号以及传送控制信号的引脚全部接地,允许锁存信号ILE引脚接+5V时,DAC0832芯片处于直通工作方式,数字量一旦输入,就直接进入D/C寄存器,进行D/A转换。此时若让芯片连续转换的话,只需连续改变数字输入端的信号即可。DAC0832时序图如下:如上图可以看出,当CS为低电平后,数据总线上数据才开始保持有效,然后再将WR置低,从IOUT线可看出,在WR置低ts后D/A转换结束,IOUT输出稳定,若只控制完成一次转换的话,接下来将WR和CS拉高即可,若连续转换则只需要改变数字段输入数据。ADC0804使用说明ADC0804为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采用CMOS工艺20引脚集成芯片,分辨率为8位,转换时间为100us,输入电压范围为0~5V,芯片内具有三态输出数据锁存器,可直接连接在数据总线上,芯片引脚图如下:各引脚定义如下:VIN(+),VIN(-):两模拟信号输入端,用以接收单极性,双极性和差模输入信号;DB0~DB7:具有三态数字信号输出口;AGND:模拟信号地;DGND:数字信号地;CLK:时钟信号输入端;CLKR:内部时钟发生器的外接电阻端,与CLK端配合可由芯片自身产生时钟脉冲,其频率为1/();CS:片选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一旦CS有效,表明AD转换器被选中,可启动工作;WR:写信号输入,低电平启动AD转换;RD:读信号输入,低电平输出端有
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