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规律和程序、工作范围和方法,具有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去不断实践、总结、探索。为了使我市广大班主任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不断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对原《班主任工作手册》进行了修订,重新印制。班主任可以借助这本手册,将班主任工作的进程、成果记录在手册上。相信这对于班主任积累工作经验,探索班主任工作规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班主任工作规范化都是很有益处的。
《班主任工作手册》每本使用一学期。班主任若有更换,原班主任应将《班主任工作手册》移交给新班主任,学期结束后,班主任须将《班主任工作手册》交学校学生科存档。
我们衷心希望这本手册能对班主任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并希望班主任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共同实践、探索、改革、创新,扎扎实实做好班主任工作!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是青少年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健全人格的导师,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桥梁。为更好地对青少年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的优良育人条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班主任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二条班主任工作目标: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健康向上、管理科学、富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班集体;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把握学生发展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并共同确定切合班级实际的发展目标,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重视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协调家校关系,组织班级教育活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情趣,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养成,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章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要求
第四条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建立学生档案,形成班级管理机制,指导班委会、班级团(队)开展工作,发挥班团(队)干部的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校内伤害事故,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精神生活,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关爱和帮助在品德、学习、健康、家庭、生活等方面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六条培养公民素养。认真实施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尊重、保护他人权益的意识。
第七条组织班级活动。根据班级实际,认真组织班会课,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寓教于乐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八条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流研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同研究促进学生进步的策略。每学期至少有2次与任课教师进行班级教育工作的专题研究。
第九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毅力,改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十条重视家校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向家长介绍学生成长情况,展示学生取得的成果,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研讨子女的教育问题,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第十一条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把过程性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生自评、互评体系,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做好学生品德评定工作和日常的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努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和体验,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教
二马路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